房價是被炒上來的,所以大家不想買。那所謂合理的房價究竟該怎麼算?我想這也沒個答案。
畢竟,成交價都是參考用的。隔壁新房子一坪賣100萬,我們舊一點的房子就賣90萬,只要有人買,就是參考價值。
HTC賣一支就賠一千,哀鳳賣一支就賺一萬五,也是一堆人買哀鳳~~
所以所謂合理的房價房價究竟是多少?真的沒個準頭。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房價就出來了。
成交價格可能因為成交數量過少,導致參考價值不大。
如果以多數的房租租金呢?應該有比較多的數量可以用來參考。
大家認為,一間房子的價格,應該是租金的幾倍,才會算合理?
如果太多倍,就知道房價太過頭。低於幾倍,就是高CP值的價格。
這樣就比較好調查,「現階段」的房價是否合理?不用管未來,因為對於想買房的人,又不太在乎金錢,只在乎生活的感覺,又負擔的起,只是不想被當冤大頭的人。這應該是可以參考的指標。
所以,大家認為,一間房子的價格,應該是租金的幾倍,才會算合理?
11月2日更新:
我認識個朋友,從南部帶著老婆來台北工作,住要怎麼解決?買不起台北的房子,只能租房子,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回南部工作,住回家裡,但是台北的發展明顯比較好。後來陸續生了兩個小孩,繼續租房子。但是他開始想的是,想要生根,有個穩定的感覺~~不買房子,就只能租。不租房子,全家要住那裡?要買房子,又買不起,這就是生活上最現實的問題。未來房價,對他而言其實根本不重要,畢竟現在如何找到穩定的感覺,才是現實上最苦惱的問題(又不肯放棄台北的工作,有時候只要心裡換個想法,其實南部也沒那麼糟)。
我在想,其實版上在吵空、吵多的人,多數都是「未來」想買房、或「未來」想賣房,或現階段有住處,短期內不需要買房的人。真的有「立即性」的買房需求且無法等待的人,有辦法忍耐那麼久嗎?當然可以忍的還是大有人在,不能忍的也不在少數。就好像一般的手機明知兩個月後打八折,還是有一堆人急著搶新。一種是不在乎金錢及CP值,一種是有立即需求,又不想買舊機種。
真的想買房的人,要忍多久才夠?要降到八折、七折、還是五折才夠?想到7、8年前,一間民房只要600萬就買的起,現在要開到1300才買的到。而這七八年來薪水又沒漲,那要忍多久、降到多低才願意買?不管要忍多久,要買的當下,最終還是只能以周遭的成交價來做為參考。參考價格究竟是左手賣右手,還是投資客一手一手疊上去的?我想都很不具參考價值。唯一真實的就是真的有需要入住的人才是真的。租金太貴,就租不出去,大家就換一間租。因此我認為房租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反應房市的「真正應該的價值」。
對了,我認識的那個朋友,最後還是買房了,買在一個郊區,因為這樣他才買的起。他願意花2、3倍的交通時間,來實現那種家的感覺(希望他以後不會後悔,或者希望他以後換房的時候會很順利)。我想,這種感覺,單身的人是無法體會的。尤其是老婆如果整天在旁邊碎碎念的話~~~~哈哈哈哈~~~~大家知道的,女人是感覺的動物~~錢對他們而言,根本算不了什麼~~哈哈哈哈
如同網友說的,如果租金報酬率應該要2.5%,就代表一千萬的房子,租金每月應該可以租兩萬,再高上去就是炒出來的。
真的想買房,卻不知道該如何議價的人,可以這樣來評估房價嗎?因為對於短期內不需買房的「未來」買房一族,只想買合理的房價,才能參考吧。
最後,如果買房不是為了要以後賣房,負擔的起,不代表就要被當成盤子~~~哈哈
如果是為了以後要賣房,就不用想那麼多,負擔的起就衝吧~~前提是以後也要找的到盤子願意來接手就好~~~哈哈
才能買得起房子,而且美國顧問公司調查顯示,台北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
這個現象也引發國際媒體CNN注意,特地製作深入專題報導,來探討台北的高房價,甚至比東京民眾更難置產。
台北居大不易,更別說想要買房子,國際媒體也非常關注,CNN記者:「台灣中產階級的家庭,短時間內有辦法買房子嗎?」
CNN特地針對台北房價製作深入專題報導,CNN記者:「2014年台北平均房價每平方公尺至少要18.7萬,
同年民眾平均月薪卻只有四萬六千多。」這樣比較或許感覺很抽象,
CNN 還訪問台灣房地產業者分析給你聽,
房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以台北一般房價來看,對比台北一般收入,目前房價是收入的15倍,
但是在大部分城市,像是美國,甚至在東京,房價也才收入的5倍。」
上面答案很清楚了,看看全世界,再看看台灣的位置。
合理的位置,不求高不求低,先落於中間位置再說吧!


基本上,如果不動產行情預期會上漲的地區,投報率相對較低,反之,不動產價格預期持平(甚至下跌)的地區,投報率相對較高

金管會對於壽險業者投資不動產規定「最低投報率」應不低於2.75%(好像)

208喵喵 wrote:
大家認為,一間房子的價格,應該是租金的幾倍,才會算合理?
...(恕刪)
個人覺得房價不是看租金是看月繳房貸本息金額
購屋:30%自備款+70%銀行房貸
房貸20年,房貸利率抓平均20年的年利率的
每月本息繳款金額低於你的家庭月收入1/3,
此購屋成交價就是你的合理房價
所以你的合理購屋預算就是你的家庭(夫+妻)
月收入的100倍或年所得的10倍.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房貸每月負債本息試算
輸入貸款金額,貸款利率,貸款期限,寬限期,點計算
http://goo.gl/W4JEE8
x
pklyandon wrote: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15.01倍,也就是說要不吃不喝15年,
才能買得起房子,而且美國顧問公司調查顯示,台北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
這個現象也引發國際媒體CNN注意,特地製作深入專題報導,來探討台北的高房價,甚至比東京民眾更難置產。
台北居大不易,更別說想要買房子,國際媒體也非常關注,CNN記者:「台灣中產階級的家庭,短時間內有辦法買房子嗎?」
CNN特地針對台北房價製作深入專題報導,CNN記者:「2014年台北平均房價每平方公尺至少要18.7萬,
同年民眾平均月薪卻只有四萬六千多。」這樣比較或許感覺很抽象,
CNN 還訪問台灣房地產業者分析給你聽,
房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以台北一般房價來看,對比台北一般收入,目前房價是收入的15倍,
但是在大部分城市,像是美國,甚至在東京,房價也才收入的5倍。」
上面答案很清楚了,看看全世界,再看看台灣的位置。
合理的位置,不求高不求低,先落於中間位置再說吧!
美國很大耶,我有幾個朋友的孩子們在紐約或倫敦上班,房價哪才5倍的收入?
不但買房的很辛苦,租房子更是貴的離譜!他們也一直抱怨啊。
不是在説雙北這房價合理,全球有很多城市的房產我也不了解,但把台北這問題
上綱成全球最高的房價所得比,好像也太誇張了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