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萬的房子暫時賣不掉,就向銀行貸款2000萬 買中華電200張,
每年有股息100萬,扣掉貸砍利息50萬,每年有50萬元的被動收入.
有房還是有好處的
168春天 wrote:
4000萬的房子暫...(恕刪)
市場不可測,投資不求人
黃逸強 2015年10月7日 GMT+8下午2:02
Yahoo理財專欄作者 黃逸強
朋友問我美金會漲到35元嗎?他在一次登山活動中聽到有人在聊匯率。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我只有據實以告「我不知道。」他提出很多山友傳來的資料,分析的頭頭是道。我提醒他一句,連可以操縱新台幣匯率的央行總裁彭淮南,都未必知道匯率未來的走勢,如果手上有美金想要賣的話可以分批往上賣,如果想買賣美金賺匯差的話就免了吧,炒匯不是那麼好賺的。
散戶對明牌的迷思
這是一件很困擾的事情,可能是過去在金融業的經歷,經常會被問到對股市的看法,或某支股票如何、某支基金如何,也有人乾脆問我有沒有明牌、哪支股票會漲,好像我應該會知道以上問題。
以前我都會腸枯思竭儘可能的去找答案,後來發覺不必如此。第一對方可能只是找個話題和我聊天,打發那種沉默的尷尬,不是真的想要了解;第二他也未必會聽我的分析,只是習慣性的到處打聽,所以是隨便問問,還有一種人是試探性的問看我有多少斤兩,這種人還真不少。
再說報明牌真的很困擾,今年初看大陸股市很好,就到處和人分享可以買ETF,有一個大咖問的很仔細,怕聽錯還叫營業員和我確認是哪一檔,後來陸股大漲我想他應該賺不少,敲一頓牛排大餐應該沒問題,結果他說對陸股不熟所以最後還是沒買,無言。倒是另一個朋友聽到後偷偷去買,有一次聚會不小心說出,問現在陸股崩盤套牢該怎麼辦,這些都是真的事情,生活中不斷的在發生。
朋友比錢更重要
雷曼金融風暴後我就覺得該封口、該閉嘴了,那一波我損失了一批朋友。當時台股從九千多點下跌,回落到七千點附近時很多人想停損出場,因為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我認為不但不用賣,用平均成本的概念還建議愈跌愈要加碼。卻沒想到股市一直跌,指數破六千、破五千,來詢問該怎麼處理的電話接到手軟,我開始心虛了,我不知道會跌到哪裡,但我知道絕對不能賣在這裡。
空頭市場很無情跌起來嚇死人,很多股票腰斬再腰斬,鴻海從300元打對折跌到150元,再對折跌到75元還不止跌,多頭信心全部潰散,每天看盤像凌遲一樣,要賣是認賠輸一褲子,不賣明天可能輸更多,心情就像走鋼索般膽顫心驚。當指數往下跌破四千點時很多人已經熬不住要抓狂了,眼看沒有止跌跡象,乾脆一了百了全部賣出,想等低點再買回來,沒想到投資人信心崩潰的時候就是低點。
市場不可測,投資不求人
指數隔年就反彈到八千多點,整整漲了一倍回來,我大獲全勝卻很難過,朋友們已經不再連絡了,因為他們聽我的話沒賣在七千點,卻自己賣在四千點,股市反彈時他們都空手,想等拉回時再買,結果行情一去不回頭。我對了還是錯了都不重要,重點是這些在股市多年的戰友從此形同陌路。
金融市場太複雜行情瞬息萬變,沒有人能預測未來,長期趨勢可以從過去的歷史軌跡,用經驗值分析未來還有跡可尋,短期走勢是隨機變化的,真的是無法預測。
投資人要認清金融市場的本質,它是一個具有高度隨機性與不確定性的系統,沒有辦法靠別人教你或告訴你明牌,踩著別人的腳印過河,個子矮的一樣淹死,要在市場存活一定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
timeaisonai wrote:
勿忘宏達電...(恕刪)
時報-台北電】台股歷經8月大跌、9月整理後,10月多頭轉強,三大法人展開第4季新布局,10月以來三大法人買超合計99.48億元,積極拉高持股部位,華亞科、台積電、中鋼係法人10月買超前3名,董座高啟全傳跳槽大陸紫光的華亞科,買超9.6萬張居冠。
台股歷經第3季大跌後,法人在第4季展開布局的新寵,備受市場關注。據統計,華亞科、台積電、中鋼、群創、開發金、聯電、鴻海、玉山金、台塑、中華電、穩懋、統一、華南金、合庫金與宏遠等15檔,三大法人在這6個交易日就買超高達0.9萬張至9.6萬張不等,為籌碼面帶來安定效果。其中,群創與鴻海係連6買,台積電、中鋼、開發金等連3買。10月以來外資買超88.72億元,市場看好台股反彈行情,加上外資在台指期維持2.3萬口淨多單,顯示心態偏多,能獲得法人持股加碼的個股,更有表現空間。
法人表示,第3季季底作帳結束後,不少股價跌至近幾年低點,投資價值浮現,加上迎接新一個季度的開始,多以「基本面與未來展望」作為操作的主軸。觀察這15檔個股,普遍出現9月營收表現亮麗,以及第3季獲利樂觀雙重優勢,更重要的是第4季有新訂單或基本面持續成長的題材。
其中,鴻海受惠iPhone 6s系列拉貨潮,9月營收達4,609億元,月增57.3%,第3季營收較第2季成長9.6%,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吸引法人連6買超達3.4萬張;功率放大器廠穩懋第3季獲利受新台幣貶值效應,單季EPS可望較第2季成長30%,第4季各家智慧型手機品牌競出新機,加上穩懋擴充產能,題材發酵讓法人加碼買超1.2萬張。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姿琳╱台北報導)
有台積電,中華電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