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洗風向球的日子結束了 文章已刪除

我把文章全刪了
房子出清只留下一間自住
停損認賠了六百多萬

雖然買車子回來放也是賠錢貨...但至少有爽度


洗風向球的日子結束了 文章已刪除

洗風向球的日子結束了 文章已刪除
2015-10-04 21:3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洗風向球 文章
看開一點
千金難買早知道
我現在自住台南市中心公寓
2000年購入
都快翻倍了
但我也沒辦法翻倍
要換屋也都翻倍了
所以……
A*Man wrote:
20年前老報紙 揭...(恕刪)


房價不合理,不管以前及未來,不要買就對了...可沒有叫你不要買,不要來魯我..那時候要買..

房價如果不合理,為何要急著買房,錢讓建商及代銷大賺,自己辛苦錢被賺走了,還要被套十年..

看看桃園八德擴大重劃區,新屋被法拍,連應買都沒人要登記....看建商開價賺多大...

看看附圖的實價登錄,那些買了交屋的人..要多久才能找到接手的人...

周六去看了這個法拍的建案,問了附近鄰居有人16000元就租到了類似格局,還含裝潢、家俱及管理費..唉(自己不住只好便宜出租)

買這些房子的人,鄰居有人被法拍了,我想只能無奈了,

去看房賣房代銷總是說不買未來就不會是這個價錢了,如信了房價只會漲不會跌,賣你的建商代銷可沒有壓日期,百年後可能也算?

錢建商賺走了,賺了你多少?換來的是個未知住套要多久?誰賠你?當初賣房鼓動你買房的建商及代銷嗎?

如附圖
法院拍賣的拍數及價格
第一拍 07/01 底標價:1349 萬
第二拍 07/29 底標價:1080 萬
第三拍 08/19 底標價: 864 萬
應買 08/28 底標價: 864 萬
第四拍 10/14 底標價: 778 萬
------------------------------

第一拍 07/01 底標價:1349 萬 ---->比照建商的開價吧,搞不好法院的一拍價,還開的比建商代銷還要高,法院估價,是直接打電話問建商的嗎??0分...


第二拍 07/29 底標價:1080 萬 ---->跟賣屋的5x1數字網,投資客的開價差不多.故看5x1數字網要打8折以下開價才不會買貴.最聰明的做法就是直接出對折談,再慢慢加,反正法院,建商代銷也都是加倍開價..


第三拍 08/19 底標價: 864 萬 ---->約102年下半年實價登錄價格,投資客的成本.(102年10月-103年9月房價價格約14.2萬/坪--->18萬/坪之間)


應買 08/28 底標價: 864 萬----->應買公告三個月沒人買,代表沒有盤子買方了.連平轉價格都沒人要拍了,桃園八德擴大慘!可能蓋太多投資客不好轉手,看來真的很慘.


第四拍 10/14 底標價: 778 萬----->投資客鐡定賠到錢了,自住買嗎?一坪約12.7萬,含二車位價格....不搶等到的自住客,錢不會被開價不合理建商代銷賺走太多..何樂而不為.

=========================================================

看多的人那麼多,平轉的三拍價怎麼沒人去搶、應買沒人要,都四拍...所以看多的只有建商、代銷及投資客了,滿手屋賣不出去,只好每天上來哇哇叫,果然要一直叫多,才會賺的多...信了的最後一個的投資客,賠錢住套n年的是好..




A*Man wrote:
如果能回到20年前買房,你就願意買嗎?


你這個問題跟
「如果能回到2小時前買樂透,你就願意買嗎?」
有什麼不同?
你說對了 1996年我在台北市大安區買了1間房 當年貸款利率10% 因房屋價位高 我貸20年 每月連本帶利要給銀行超過45000元 其中本金還5000元不到 其他是利息 當年我每月只剩不到2萬 用來養家過日子 所以有人說早年怎沒想到買房投資 要不然現在一定賺翻了 真是大錯了 因為沒有其他閒錢可做投資了! 當年我在一家上市的國際知名半導體公司上班 薪資+紅利+股票 算收入不錯 但買了房後幾乎成了屋奴 如今利率低了 但房價變更高 其意義和20年前相似 除頭期款外 每月貸款支出都很高 所以自古至今房子都是口袋夠深才買得起 如果時光倒退20年 不知以現在三、四十歲一般平均收入的青壯上班族 是否就買得起房?
想買房永遠有理由,不想買房永遠有藉口。1995年最有名的就是閏八月,中共
打2顆啞彈到台灣附近海域,那時候大家嚇的能跑盡量跑,能賣的盡量賣,如果
用利率來看和現在比的確很高,但是那時候玩大家樂和六合彩輸到一屁股出國留學的
更多,代表人物就是謝金燕的爸爸,有錢玩大家樂沒錢買房的人很多,乖乖繳貸款
的人更多,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想找理由找藉口的請繼續,不奉陪啦



想了解那段時間房地產狀況的請看傳送門
只能說危機就是轉機,歷年來沒有一次例外。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問題是同一間房子那時候300萬,現在3000萬耶
以前利率高,房價低,但頂多貸200萬,省吃儉用拚一點,可以賺很多
現在利率低,房價高,你貸款800萬,問題是現在不是你想拚就可以賺很多


很多人很會嘴炮,說自己白手起家,刻苦耐勞
我有些朋友也是一樣,但他們都不提說自己學費,零用,還有父母三不五時幫他們買的東西
好比說18歲就送機車,汽車,補習費,住宿費,而且就算打工也都自己花

再來一種就是說每個月都給家用一萬以上
但不提說最後父母幫他們開一個帳戶存起來
有些說自己買,但沒說父母借他們幾百萬(會不會還是未知數)
家具也是父母買,完全不用給家用(是父母給他家用)

這樣相比之下,換作是我,就算不用跟父母拿(不用給兩老家用,學貸父母出)
我也可以憑自己買一間台北800萬房子
如果坦蕩蕩說自己就是靠爸靠媽,我反而還不會討厭這種的
我有些朋友就直接說房子是父母買的送他

讓我嫌惡的就是把自己神格化,好像今周刊封面人物在介紹某某商業人物奮鬥過程

A*Man wrote:
分享幾個別人發表的...(恕刪)


講這麼多~~~你要不要告訴我20年前的薪水跟現在的薪水差多少???

20年前的便當跟現在的便當一個差多少???

齊頭式平等~~~~哼
A*Man wrote:
分享幾個別人發表的...(恕刪)

以往300萬是全額,現在300萬是頭期,這就是差別。利率完全沒意義啊。
至於你說早20年會不會買,我相信很多人當然是會。
食衣住行,房子好歹也算民生必需品,現在房價年年翻倍,翻到3代貸款宅都還是有人硬著頭皮不得已也要洗下去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