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講怎麼起來的
1945年日本戰敗後就跟所有戰敗國一樣輸到脫褲子
卻偏偏遇到了1950年的韓戰,成為這場戰爭的最大獲益者
(當時最佳的軍需供應點)
於是日本有了技術有了資金而且還遇到美國衰弱
(有個數字可以參考,1979年日本車對外輸出了450萬台,近200萬台都是輸出到美國,而美國車才賣到日本1.5萬台)
於是從80年代開始 日本貨在全世界流通
自由的市場機制下 日幣多次的升值
我的錢變的很大 於是我買東西都很便宜 我原物料也便宜 石油也便宜
然後我製造業的成本也便宜 公司就獲利 大家都賺錢 股市就大好
1986年13000點
1989年38915點
3年財富增加3倍
然後股票大漲 手邊有錢後要買什麼?
『全世界都一樣 買房子』
1985年到1990年噴漲的幅度是 把一個日本島的土地賣掉
可以買4個美國新大陸
2.極盛而衰
1985年的日本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像現在的中國)
日本越來越強
美國越來越弱
換做是你會怎麼做?
當初我把你打趴了 還不是靠我後來救濟、韓戰教技術、打仗用物資
結果你現在跟我平起平坐 還快要超過我
我心理會平衡嗎?
所以 偉大的時刻與計畫來臨《廣場協議》
這個威力好比原子彈把日本弄趴弄掛20年的大賤招
(你是我最大的債權國的意思就是說:我欠你非常多的錢,但我是世界no1一定要還,不過我現在也過很苦,所以我找了BMW、巴黎鐵塔跟007跟你商量一下,讓我的貨幣貶值先讓我緩一緩因為我貿易實在是虧損太多了...
哇靠么!日本不答應也沒辦法老大哥找了那麼多人只能吞下去了)
《廣場協議》後5國開始在市場拋售美元
(數字參考-1985年9月1美元兌250日圓;
1987年1美元兌500

感謝desert0844、dannyETTC、Julius Caesar提醒
日幣又再度升值更值錢了
於是日本武士捧著錢到美國到處買,紐約、洛杉磯跟夏威夷甚至到了1989年還花了13.73億美金買了紐約的洛克匪勒大樓
(中間再省略一點,打字好累喔)
股票的大牛市早已吹出了一個超級大的泡泡
1985-1987日本的住宅與土地市場價值增加了476兆日圓(已經不是幾倍了是幾10倍的膨脹了)
不討論陰謀論的部分,反正1990開始就股市就慢慢下滑(美國有去戳日本,有興趣自己去GOOGLE)
到了下半年就開始崩盤,公司倒了1.8萬多家,光建商就有6000多家。
當地5-60歲的人都經歷過那段
換做是你再加上常常的地震、海嘯 日本島你會買嗎?
這就是所謂的 當地人都不買的原因
台灣還沒有強到要被弄而且股市也沒崩 所以就是我說的 時空背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