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台北市「住」的問題,台北市長柯文哲曾提出公共住宅5萬戶的目標,近日也積極在南港、天母、文山等各個區域推動社會住宅興建計畫,讓許多人認為未來大量興建社會住宅將讓台北房價下跌。但是卻有專家指出,台北市狂蓋「社會住宅」,實際上恐怕會使房價更高。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7596&pnumber=2
知名部落客約翰之聲於《商業週刊》撰文表示,台北市的高房價最主要問題不在於房屋太少,而是在於「人口太過集中」,人口集中最大的問題又在於「工作機會」。
現在所有的工作機會幾乎集中於台北,因此雖然房價高,但是因為工作機會多,讓許多人寧願當房奴,也得住台北市。
然而,現在政府為了解決住的問題,不願正視工作機會及人口集中的問題,反而不斷擴大住宅的供給,把資源往大台北丟,美其名是回應民眾需求,但實際上卻同時吸引大量商家及投資客進駐,讓原本竟已經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房價推的更高。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在日前出席「國土計畫法專家會議」時指出,台北人口已過度集中,高房價及淹水等問題都不令人意外,只停留在廣建社會住宅的層次,「大家都瘋了。」
至於台北高房價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約翰之聲建議執政者可以利用高鐵一日生活圈,把中央機關遷移到高鐵各站,一方面可活絡當地經濟,二來又能促進高使用率。
李鴻源則認為「土地承受力」也是關鍵,應該好好計算出全台灣各縣市到底適合居住多少人、土地應該如何使用,而不是拼命把人塞進大台北地區。
所有的資源集中於台北.................................
總是拿香蕉付薪水
再來靠北資源集中台北
靠北年輕人只去台北工作
如果南部也有符合勞基法,起薪3萬的業務助理
誰吃飽太閒往台北跑
其他縣市。直轄市
總是沒錢沒發展沒建設
桃園,要不是政黨輪替。春日路大概永遠不會平
3年過去了,公車還是只有一條
但終於多了一條往台北的客運
就是調高臺北個公司行號的商用營業稅商用地價稅
將企業行號 誘導到外縣市 將人口往外縣市誘導
畢竟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容易破
陳菊市長提出的 將石化產業總部設在高雄 這構想非常好
到時政黨輪替 中央地方同時利用租稅優惠調高 調整產業分佈區域
這好比是八田與一建立烏山頭水庫但其實最重要的影子其實是他建構了嘉南大圳供水網絡
2.另外 高鐵很方便沒錯
台灣的問題就是缺乏一個大腦
每個縣市都想要有車站
其實台灣應該只需要有三站 其他區域用台鐵輕軌串鏈
畢竟德國的高鐵一站距離就跟臺北到屏東一樣
3.交通建構好 租稅在誘導 修築港口 我想企業自然而然就會將營運總部轉往租稅低的地方遷移
4.其實政府要再不好的景氣時 在國外涉獵一個體質好技術好 機運不好的公司 將其技術轉移台灣製造研發
5.不然靠年輕人在那邊創業高新創 養這些18%怪獸 我想繳的稅根本不夠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