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房子還要考慮量、地、錢…等,太費時了...直接央行宣布:房屋貸款利率採浮動,名下第二間多1%,第三間多2%,又不用立法通過,即時又有效。你有辦法找人頭...那就找法源,抓到罰款,檢舉人可得獎金50%,無法源或罰的不夠重就立法這樣就知道那些立委跟"房產"有勾結...
hanf12523 wrote:蓋房子還要考慮量、地...(恕刪) 蓋社會宅、合宜宅等...主要不是打房,而是讓所有人都有房子住,是國土發展底下居住政策的一部分。公營住宅在日本、英國、德國、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的高房價行政區都行之有年。台灣是高密度開發國家,其實公營住宅是早就要蓋了。其實當年這個政策應該在2000年國民住宅政策退場後就馬上接手,但政府擺爛放任房地產市場亂炒十年賺取龐大利益,間接造成今天的高房價。如果台灣早讓公營住宅進場,台灣今天也就不用一天到晚喊打房。
hanf12523 wrote:蓋房子還要考慮量、地...(恕刪) 這樣子做的話,你是要彭老情何以勘?這些可管控的工具,他要做的話早就做了~他是央行總裁耶,會不懂這長期的降息,會讓房價往上走?在降息的過程,這管控的工具,也應該要同步實施這樣子可以活絡經濟也可以管控房價~但是他一直迴避可控制房價的工具~~還不懂他的動機嗎?只是他不會傻到去承認而已什麼樣的人最恐怖??像彭老這種不言一語,又讓人看不透的人最恐怖
hanf12523 wrote:蓋房子還要考慮量、地、錢…等,太費時了...直接央行宣布:房屋貸款利率採浮動,名下第二間多1%,第三間多2%,又不用立法通過,即時又有效。你有辦法找人頭...那就找法源,抓到罰款,檢舉人可得獎金50%,無法源或罰的不夠重就立法這樣就知道那些立委跟"房產"有勾結... 這招倒是個妙招,一針見血真聰明~順便把所得稅級距的概念引進來,每多屯一間房,就跳級課稅,收下來的稅再去協助或補貼弱勢族群購屋等等,真正達到投資有風險,敢做要敢當的公平正義~
phS00313 wrote:台灣的經濟只有房地...(恕刪) 央行不會只因為房地產來決定利率的方向, 但如果房地產已經是經濟低迷的其中原因就會這次降息, 出口低迷是一大罪, 房地產量縮與建商開工率低迷是另一大罪, 一外一內我猜今年以來房地產量縮的程度已經超過政府的預期, 不然不用降息, 只要拿貶值取代降息就可以對出口商交代出口商在乎也只是匯率影響的競爭力問題, 會需要到降息, 就是內需的問題也很大, 依過去經驗, 內需主要還是房地產相關行業在貢獻而降息除逼出存款外, 也能降低貸款成本, 政府, 企業都獲利, 為未來需要再舉債的財政擴張政策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