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經19次環評 高雄和發產業園區簽約上路



這個產業園區,可以為高雄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加上把石化產業鏈一起遷到港口,高雄真的一切都會不一樣!
雖然房地產已經翻好幾翻了,但是,我未來仍然是看好高雄的房地產!



可望提供一萬個就業機會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全台第一個依據產業創新條例核准設置的和發產業園區,昨舉行簽約典禮,由高雄市長陳菊與合發土地開發公司簽約,初估投資金額約二百二十億元,營運後預計可創造四百億元產值,提供一萬個就業機會。

經發局長曾文生說,和發產業園區曾流標兩次,一○一年調整產業別,重新啟動招商,經過十九次環評、土地徵收等審查會,終於正式上路,這也是高雄市經過二十年後,第一個新生的產業園區。
和發產業園區鎖定六大產業,預計可引進八十家廠商進駐,今年五月啟動預登記以來,已有一百七十一家廠商申請登記,以金屬製品及機械設備最多,其中不乏蘋果供應鏈、特斯拉電動車供應鏈廠商。


與市府簽約合作開發的合發土地開發公司,是中國信託人壽與新亞建設合資成立的公司,相當看好南部廠商擴廠或遷廠的需求,這也是全台第一個引進保險業資金投資開發的產業園區,預計三年內完成開發。
陳菊強調,高雄需要產業,但她就任以來,不少廠商反映說,想到高雄投資,卻都沒土地,市府排除萬難設立和發產業園區,同時將設立單一窗口,提供廠商快速簡便的服務。
陳菊說,和發產業園區是一個嶄新的產業園區,市政府承諾買回二十%的產業用地,只租不售,剩餘八十%土地完成建廠使用後,才能辦理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防止土地炒作。
十月進行首期土地出售
和發產業園區將在今年十月公告第一期土地出售,明年進行第二期公開土地標售,標售底價將低於每坪九.四萬元,相較於北部及中部的園區,進駐成本便宜許多。
台灣省工業會理事長蔡圖晉表示,新北市土城工業區一坪要六十萬元,「每坪九萬多元真的太便宜了!」經濟部次長沈榮津則說,台灣各地普遍面臨高規格的環評與土地問題,要增設產業園區愈來愈難,他稱讚「高雄市有毅力!」
2015-09-05 23:10 發佈
高雄缺的不是就業機會,而是整體薪資待遇的提升~
Yangkee wrote:
高雄缺的不是就業機...(恕刪)


人心永遠都不會滿足的,哪怕我們現在在國際上實質比日、韓、香港人都活得幸福(就不提那個只有一台官方電視、一份官方報紙、收著麻六甲海峽利益的獨裁新加坡了)....

至於在島內想要薪資提升,是要靠自己的,不是靠政府!

aoc987 wrote:
挺反課綱學生 陳菊:嘸咁你們在這!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m.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402867
服貿/南北反服貿!南部上千學生聚美麗島站聲援 陳菊致意 | 政治社會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17350


哈哈...謝謝你!

我還真的沒看到! 那真的讓我破滅些對他的印象了....

Sunnycat40 wrote:
人心永遠都不會滿足...(恕刪)

我還以為在高雄只能待國營企業穩定加薪~
原來其他企業能力好薪水也能up up~
安居樂業才是一個市長要首要的施政方向,把市容搞得美輪美奐,人口卻一直流失.


Sunnycat40 wrote:
這個產業園區,可以...(恕刪)

400E產值就要天翻地覆?
Dwing wrote:
一下處理很好,一下不關他的事?

這.......???

氣爆發生到現在已過這麼久.

請問誰該負責?

管線廠商,管理單位 有拿出錢嗎?有誰去負責坐牢嗎?

所有修復支出都是捐款,市府還有餘款可入袋?

請問這種情形國外有嗎?



用國際標準來說,處理得真的很好!做了很多國家不會做得事,也管了很多政府本來不應該管的事。

因為政府官員並沒有那麼多細項的專業!本來就是要廠商負責!
而追廠商責任的權利是受害者,而不是政府!國際處理都是要你們自己去告廠商,跟政府無關..因為政府本來就只是裁判!
至於政府如果有吞沒善款等問題,請查相關法令,也可以去進行行政訴訟,告政府!這本來就是人民的權益,權益都是要自己去爭取的...

台灣人讓人最不可思議的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與其在這講,為什麼不趕快去爭取自己的權益呢?另一個不可思議的部分,就是把所有權責關係,攪成一鍋混水,誰的責任都分不清...
Dwing wrote:
一下處理很好,一下不關他的事?

這.......???

氣爆發生到現在已過這麼久.

請問誰該負責?

管線廠商,管理單位 有拿出錢嗎?有誰去負責坐牢嗎?

所有修復支出都是捐款,市府還有餘款可入袋?

請問這種情形國外有嗎?


1.不知道你在講什麼?責任歸屬,法院不是正在調查和判決嗎?

2.賠償金,高雄市政府不是已經跟廠商談好,由榮化先墊付賠償金了嗎?這真的是一件體恤災民的措施!
讓災民在冗長的司法程序過程中,法院判決責任歸屬前,先有一筆賠償金可利用。這樣還不滿意嗎?
===================================================================
高雄氣爆屆滿週年前夕,高雄市政府、李長榮化工、華運倉儲今天簽署三方協議。罹難者每人賠償新台幣1200萬元,由榮化先墊付,最遲分4年支付,未來視法院判決結果三方再行分攤。
===================================================================

依法行政。依誰的法?同一間辦公室兩個承辦人也許對同一個「法」就有不同認知及做法。
何況是不同地方政府、中央/地方、不同法官/檢察官、不同政黨/派系,
對於同一個法都有不同詮釋。「依法行政」真是抽象。

上面是題外話,對於高雄的發展,我個人認為問題是城鄉不均衡,
原高雄縣除了鳳山市人口較多,縣市合併後,市府投入較多資源,
其他原高雄縣地區與原高雄市地區比較,簡直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了。
捷運、輕軌、總圖、市政中心等重大建設及資源,幾乎集中在市區與緊密市區。
對於原高雄縣呢?
舉個例,我曾經寫信給市府陳情,縣市合併後都沒投入資源建設家鄉。
市府的承辦人竟然回有投入建設,其中一項,是已在火車站建造一部景觀電梯。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