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前輩,還真的是不容易,生平第一次做代銷,就帶著一群小資房地產菜鳥投資客在竹南大埔賠了一大堆...
了到的都不是他的錢,反而真正賺錢的就只有他一個!現在我也正在看怎麼收尾...
其實,這位前輩對於房地產的敏銳度與見解真的有獨到之處,我也從他身上學習到不少,但是關鍵在─他抽很兇,而且包自己贏不包輸...
然後第二個關鍵問題是,他找了很多非專業投資客來投資房地產,號稱喜歡帶領窮人去賺窮人的錢,所以房市一反轉根本撐不住,往往產生多殺多.... 另外通常都是他身邊人布局好了才喊多,找人進去接他炒高的案子。接的人是誰呢?還不是他號稱會幫忙處理的學員佔大多數?買來賣去都是自己學員,他都中間抽一手,這樣能不出事?
所以基本上,他投資的地方,我個人都是閃著點...
如果是問我,政府會不會救房市?我的答案是,會!這點遠在三個月前我就提過了,因為後續影響太過嚴重....但是,這位前輩這樣講又太偏激了!本來政府就是要提早打房,以免狀況失控,而停止交易了也要想辦法救市(不是救房價),要不然,哪來的稅收?不過,他就是喜歡被大家罵,他認為這樣才能越罵越出名,蠻無言的....
帥過頭
20 小時前 ·
前幾天我在新聞上說『投資新北虧了5000萬!』
馬上引發很多魯蛇寫信來對我冷嘲熱諷
「哈哈!原來老人都是草莓族、虧錢就哭著抱怨!」
說句心裡話
我真的很想公開反問魯蛇們
「你這輩子拿得出5000萬可以虧嗎?」
當然還是有極少數聰明的朋友看出端倪
並懂得從中思考最關鍵的問題
「為什麼虧錢還會喊那麼大聲?」
我也不想賣關子、因為答案很簡單:
我完全知道近年來打房政策只是暫時、馬上就要開始救了
嚴格說來 這也不是政府的錯
只是誤信了「專家學者」的建議
以為天底下真有馬兒不吃草、又能快快跑的好事
一方面期待要滿足魯蛇們的內心的小確幸
創造好像不久的將來真能買得起台北市精華區的錯覺
另一方面又要台灣經濟維持穩定成長
最可怕的問題來了
這些學者專家根本沒有誰預料到
「光一個打房、加稅就搞到台灣送進加護病房」
不只現在每個月都有天文數字的熱錢避走國外
進一步影響眾多傳產老闆信心崩潰、醞釀大裁員
這時候你再回頭問那些學者專家們該怎麼辦?
此時那些專家早就直接閃人、或開始「健忘」
例如前幾個月公開大喊說台股看好
一旦碰到大跌又完全像是「忘記這回事」開始喊空
該吃的飯還是要吃
該救的房市還是會救
事情已經發生、就是得要去解決
只是沒有人敢承擔起來「公開講」而已
而我 帥過頭就是那個堅持把真話講出來的人
雖然真話往往不動聽、聽了會讓某些人心情非常差
但無論如何總得要有人來講出來
如同我願意坦白我虧了5000萬一樣
然而 最重要的還是在於:
『接下來究竟會有哪些 拯救房市政策?』
=========================================
「房地產就像一棵大樹的樹根
默默在背後支撐著台灣整體經濟、甚至民生發展!」
所謂經濟、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唯多數學者專家見樹不見林
以為把樹根挖掉就能解決問題
殊不知整棵大樹就硬生生倒下來了
你說這時候能怎麼辦?
專家早就躲得遠遠不願意出來面對
而國家當然是想盡辦法都要挽救啊!
該吃的飯還是要吃
該救的房市還是會救
事情已經發生、就是得要去解決
只是沒有人敢承擔起來「公開講」而已
而我 帥過頭就是那個堅持把真話講出來的人
雖然真話往往不動聽、聽了會讓某些人心情非常差
但無論如何總得要有人來講出來
如同我願意坦白我虧了5000萬一樣
Sunnycat40 wrote:
而我 帥過頭就是那個堅持把真話講出來的人
雖然真話往往不動聽、聽了會讓某些人心情非常差
但無論如何總得要有人來講出來
如同我願意坦白我虧了5000萬一樣
要聽真話喔?
真話就是等到明年直接把爛攤丟給別人接.
真話就是賺了錢的走掉,
台灣債務這一代還不完,
下一代繼續還.
------
http://goooqle-money.blogspot.tw/2014/03/100-world-wide-debt-increase-40-which.html
台灣債務201401
國內生產毛額(百萬元) 占GDP% 14564242
政府債務 37.24% 5424166
房貸建貸 49.28% 7177380
消費貸款(含屋修繕) 9.29% 1353123
企業貸款 29.03% 4227516
------
購置住宅貸款 38.92% 5668653
建築貸款 10.36% 1508727
政府、房貸、建貸 86.52% 12601546
總債務 124.84% 18182185
Sunnycat40 wrote:
這位前輩,還真的是不...(恕刪)
投資客過去賺錢也是放進自己口袋,今天賠了5000萬有什麼好哭哭夭夭的...
帥過頭自己不是說過,房地產就是賭博,今天既然輸了就認份些...
房地產賠了還看的到房子,而許多人被銀行遊說去買了人民幣TRF慘賠的金額遠遠超過房地產的投客損失...
所以別哭別叫了,至少你這些投客還有力氣唉呢...
憑什麼指望政府救市?
你繳的稅比較多嗎?對社會的貢獻很大嗎?
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現況
人民幣重貶,國銀已產生上百億元評價損失,也因而對TRF、DKO等人民幣選擇權商品全面發出擔保品追繳令,甚至已有許多銀行客戶因為匯價貶破6.3,被迫提前到期認損。
外銀預估,這波人民幣重貶,銀行體系投資客戶損失至少超過20億美元(約新台幣640億)。
銀行業者指出,去年初金管會一口氣重罰10家銀行業者後,市場上新的TRF已減少,這波客戶損失絕大部分來自於先前尚未到期的2年期舊案。
這些客戶去年撐過了6.28匯價,但昨天人民幣一口氣貶到6.35以上,晚間甚至已出現6.4的近3年來匯價新低,些客戶此次再難逃過被斷頭、提前出場的命運。
銀行局統計,去年高峰期時,TRF曾到新台幣千億元,但後來金管會限制銷售後,消費者改買DKO,截至去年底,契約名目本金所有幣別加起來,金額僅達446億元。
金管會銀行局長詹庭禎11日表示,在訂定複雜性高風險商品(像TRF、DKO)自律規範後,由於對商品損失訂有上限,已有助於客戶控制損失在一定幅度內。
儘管市場上名目本金合計並未超過新台幣500億元,但銀行主管說,由於TRF投資者得連賠24個月,這也使儘管目前看來,整個市場TRF名目本金投資額的確較先前大為減少,但整個金融市場投資客戶的損失若以美元認計,即便保守估計也會超過20億美元。
以金管會自律規範的最大損失上限為例,TRF比價期數12期以下者,最大損失上限為名目本金的6倍,比價期數12期以上者,最大損失上限為9.6倍;舉例來說,若投資TRF的名目本金為10萬元,在自律規範要求下,損失上限將為60~96萬元。
銀行人士指出,上手外銀所預估的損失量僅640億元,等於是保守預期市場上僅約2成的客戶將發生投資損失,實際情況恐不止於此。(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朱漢崙、魏喬怡/台北報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