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培業:房市投機時代結束

難得看到一篇很合理論述的新聞...

「不好的產品貴不了、好的產品便宜不了」道出所有的關鍵!事實上,現在主要殺盤的地區都在重劃區以及預期會被政策長期打壓的豪宅物件,也導致不少只看新聞有意操作片段,就跟著恐慌賣出的賣家。事實上,隨著新聞炒作氣氛下,此時也是最好去殺一些「好的產品便宜不了」A級地段好產品的時機....

而實務操作上,本來就是沒有人可以預估到非常準確!能預估的,都只能是從現在的景氣發展,以及世界局勢去研判。但是,千判萬判,一個政府政策的影響就讓你白判!!例如:最近的農地農用,以及台北市違建新法的政策!尤其是違建政策,馬上所有現在蓋的挑高屋都GG。所以,有甚麼好猜的呢?

現在台灣最大問題的核心疑慮,就是在─人口老齡化! 無論製造業、服務業以及房地產業,都會因此不想投資台灣...因為誰要投資一個眼看就要不斷加稅、消費力減弱、以及逐漸缺工的國家?

所以說,如果台灣移民與工作政策上能開放與解決呢?誰能預估甚麼時後政策開放解決與放出風聲?誰能?
那,究竟在預估甚麼?任何預估有多大意義?

以我當房地產投資客十幾年的經驗:
現在所有推估,會隨著政策而改變,又有新的推估..能估的大多只有世界發展趨勢,很難推估各個國家的!在我的眼光看,如果是自住,往好的地點買,任何時間趁著新聞炒作,最好殺,都是可以參考下去買... 而等到大家都不關心這個話題了,就是盤整一段時間,開始準備往上的時後,那時後有會是最低點。但是,相對的,那時後因為沒有社會看壞氣氛了,所以也會是難殺價,以及不會產生超跌件的時候....而且一些條件好的物件,反而會因為沒風聲了,而惜售收起來不賣了...加上一些老手投資客看到訊號進場烘搶,所以,市場上可挑選的A貨,一定一樣也會快速變少...

股市名言:
新手套在高點、老手套在反彈、高手套在摸底...
但是,高手為什麼要摸底?因為摸底才有市場最夯的A貨(尤其房地產),以及超跌件可以撿,以及撿的到啊...
PS.A貨就是賣像好、風水好、環境好的物件...要漲就先漲,以及好轉手....



工商時報【記者方明╱台中報導】
面對房市變局,台灣房屋集團首席總經理彭培業表示,2016年將是台灣不動產市場分水嶺,有競爭力的產品可跨越景氣衰退,房市投機時代結束,進入投資、自住中長期配置時代。未來資金與政策將決定市場動能,而全年房市交易量35∼40萬棟是體質健康,且避免房市泡沫化的合理量能。
彭培業昨(3)日出席台灣房屋首屆全台店東高峰會前指出,目前有些媒體以個人或個案解讀房市慘況的現象是「以管窺天」,不能真正代表全部房地產現況,且對10∼20年來認真打拼買房的人是不公平的。
他指出,2016年將是台灣不動產市場重要分水嶺,不動產市場趨向穩定,國內不動產市場將正式進入「產品競爭力」、「勤看屋」及「中長期配置」的時代。
彭培業表示,三角窗店面、市場及新興區店面,還有捷運站、稀有不可替代、供給量低的住宅,都是有競爭力產品,此類產品可跨越景氣衰退,若想等更便宜再買則是賭機會,屆時,想買還不一定買得到。
此外,過去隨便買隨便漲的投機時代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投資、自住中長期配置時代來臨,「不好的產品貴不了、好的產品便宜不了」,在房市觀望盤整期間,「勤看屋」才有機會挑到好屋、買到好價格。
彭培業認為,未來資金與政策決定市場動能;國內在房地合一政策定案,房市最壞的心理面已趨向穩健,大選過後可望逐步發布政策利多,預估全年房市交易量35∼40萬棟是合理量能。
2015-09-04 13:03 發佈

Sunnycat40 wrote:
彭培業表示,三角窗店面、市場及新興區店面,還有捷運站、稀有不可替代、供給量低的住宅,都是有競爭力產品,此類產品可跨越景氣衰退...(恕刪)


可是現在等五折一折買房的人都是要買這樣的房子啊!
沒跌下來, 政府要負責

Sunnycat40 wrote:
彭培業認為,未來資金與政策決定市場動能;國內在房地合一政策定案,房市最壞的心理面已趨向穩健,大選過後可望逐步發布政策利多,預估全年房市交易量35∼40萬棟是合理量能。

過去的量有多少是炒作行為產生的
當投機炒作行為結束又或者變少
那這所謂35-40萬的成交量哪來又或者要怎樣來?
買家認栽這炒作過後的高房價?
賣家少賺甚至不賺賣房?
就比比看缺房的比較急還是缺錢的比較急吧
roward wrote:
買家認栽這炒作過後的高房價?
賣家少賺甚至不賺賣房?
就比比看缺房的比較急還是缺錢的比較急吧^++^


哈哈...是啊...大家都在摸底阿...

一樣都是人,智商不會差很多的....
我的經驗是─現在資訊那麼發達,買方賣方通通都沒人是簡單貨色!
一個階段的結束,接著就是新階段的開始,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慢慢看,大戲即將上場
一般人好像都覺得投資客好像很怎樣的。
其實自住要賣,和自住要買,才從地點到價錢到格局,挑剔的可怕咧......

未來可能就是新房少,好房搶不到的世界。

不太重要 wrote:
未來可能就是新房少,好房搶不到的世界。..(恕刪)

真的 機能好的地方 房價還是卡的高!!
一些老舊地方的房子 想買的意願都不高!
現在買房 還是注意生活 品質
老房子 賣很久了還是賣不出去!
不太重要 wrote:
未來可能就是新房少,好房搶不到的世界。


是的,以現在來說,最大地雷產品應該算是老舊公寓....尤其是高樓層的。

一則現有房屋供給量算充足,二則以現有獎勵容機限縮、稅制以及價格無利潤空間下,建商都更意願低到不行....
三則會面臨越來越少人想買,以及社區越來越落後,越來越少年輕人住(如大稻埕)的問題...
所以預估在10年以內,如果政府不端出有效的獎勵方案有利可圖,老舊建築應該可以確定完蛋了!

重劃區只是等時間消化與生活機能完成,承接點與意願遲早可以到來...豪宅是看經濟發展趨勢與富人需求跟一般人無關...老舊建築則是等看都更機會與機率....
所以整體看來,老舊建築是最大地雷(尤其高樓層),是長空緩跌產品....除非大量獎勵容積的開放,或者還有再次需求的飆風價差,要不然只有價格探底再探底,看有沒有辦法跌出肉出來,讓建商有都更意願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