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圖片表示應該是最迅速的表達方式,下面附上圖片及講解希望各位能幫忙提供解決問題的管道。

GOGGLE MAP 衛星圖示意建物與被侵占土地之相關位置級範圍,侵佔區按權狀表示為地上建物之六戶共同持分,一戶持分1/6。

GOOGLE MAP 街道圖上能簡單示意侵佔範圍。
該建物有AB兩邊、一邊各有三樓,侵站區為B戶1樓侵佔。

後面被水泥牆、鐵皮屋、帆布等各式各樣的方式圍起來且無對外開放,只能從B戶1樓住家後門進入。

側邊也被水泥牆給圍起來只能從B戶1樓住家前門進入。
起初有向違建處理科舉報拆除,但拆除當天B戶1樓有一位老婦人在侵佔區增建的建物內哭泣不肯配合拆除,導致當天違建處理科只能先拆除防火巷違建部分,但其他部份並沒真正執行拆除。因為之前的舉發是由A戶1樓的住家做的,拆除狀況也是經由A戶1樓的舉發人轉述。
在01上搜尋過其他與土地侵佔的相關文章,大多數都是先鑑界、存證信函、委託律師提告求償拆屋還地。
目前我想到的做法是
申請鑑界
申請歷年空照圖(才能知道侵佔時間有多長做為求償用)
發存證信函(請求住戶在限期內自行拆除否則法院見)
向臺北市建管處舉發(拆除當天會攜帶相機現場錄下拆除過程若有收賄、放水再向蘋果日報舉發)
因為小弟不是處理土地糾紛的專業人士,希望大家能給我意見或是相關案例讓我能有效處理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