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房地合一稅改三讀後 台灣房產未來走勢分析

這篇寫的不錯!很平衡的多空論點。

海水退了,沒穿泳褲(資金不足)的就是那些,交屋潮過了,能熬過的人大多是有良好經濟規劃的。熬不過的的確就是2017~2018殺出...但是,僅限於新成屋與預售屋多的地區....其他頂多緩步下跌...

而都市更新,也就是有都更價值區的地區,是下波起漲的啟動點...主要是生活與就業機能導致的住屋需求仍然強勁,以及籌碼非常穩定,加上獎勵容積上限的限縮...

接下來,就是要看實質政策面有無辦法實質開放市場,讓經濟翻升了...
有的話,消化翻升的快,沒有的話,消化翻升的慢...


而想買老屋都更機會高的,就是要年底前買,因為計稅方式的問題!年底前買,只要土增稅,而且真正都更案還可以申請減免土增稅40%。
而2016年以後買,土增稅照繳,還要繳利得稅...






房地合一稅改三讀後 台灣房產未來走勢分析

2015-06-16 19:56:41 經濟日報 李同榮


2003年夏天,全球面臨SARS風暴,房價在2001年剛露出署光就又受到影響,連續兩季台灣房市陷入冷淡低潮,但在此危機中,房市卻只有反應短短半年,從此就一路走揚,並邁向長達5年的主升段行情。一直到2008年次級房貸引發全球金融風暴,市場預期應是本次景氣循環的終結者(當時在持續下挫半年的狀況下,學者專家與業界一片看壞市場),但我在此時獨排眾議,在台灣不動產交易中心2008第四季季報中發表專文表示,2009年第一季開始,至少會有兩三年時間,大台北地區的房價將呈鋸齒狀微笑線型上升。果然在2009年與2011年的房地產走勢中完全應驗,豪宅價格也不斷地衝破新高。

時至2010年底,資金過剩效應未減,大家對房地產仍表樂觀之際,我同樣在台灣不動產交易中心第四季季報發表不同看法:預測2011年政府將以「稅率」控制房價,因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當房價碰觸到政府設定的警戒線時,必定會祭出嚴厲的政令打壓房價,而打房的最有效措施就是稅率控制。

果然,政府在2011年3月宣布課徵房地產奢侈稅,企圖出手打房。但有趣的是,大台北房價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卻演變成價穩量縮的格局,中南部房價則持續兩三年來未了的強勁補漲行情。

2011年二月,在房市正火熱的同時,我在媒體發表一篇文章【2014房地產反轉論】,如今,果然房地產在2014年下半年房價開始進入盤跌狀態,加上房地合一稅改政策未明,促使房地產交易量屢破新低,2015年面對總統與立委大選將屆,一切不利因素在技術循環處於末升高檔階段,自然經不起政策面與消息面的不利影響,購屋者產生極度觀望的態度,因此,這波長達十二年多頭的房地產市場將在溫和中結束末升段行情,正式進入反轉期。


房市將緩跌二到三年,預計落底於2017年底或2018年,未來新的房市景氣循環將會是以都市更新為啟動的議題

房價沒有永遠漲的道理,房價的漲跌取決於三個面向:基本面、技術循環面、政策消息面。諸就影響房價三大面向分別分析如下:

基本面分析:

利多:全球經濟緩慢復甦,經濟維持低度成長、都會精華區土地供需失衡、台灣資金寬鬆、儲蓄利成長破新高,股市短線政府做多、利率短期維持低檔。

利空:青年失業率高、房價所得比攀高、都更議題短空格局、國民所得成長停滯,中南部各地補漲行情趨滿足點,海外不動產投資興起引發資金外流

技術循環面分析:

利多:雙北技術面高檔盤旋處於末升反轉階段,房市在此末升段受政策壓制並未有衝出行情,以致泡沫危機解除

利空:技術循環處於高檔,房價連續三季反跌,反轉確立。

政策消息面分析:

利多:預期陸資來台利多尚未實現、開放自由行有利休閒不動產發展。

利空:台灣資金淨流出嚴重增加,18季金融資本帳淨流出新台幣5.6兆,影響房價推升動能,大都會房價過高民怨第一、政府稅制改革政策未明影響後市發展,政策打房決心不變,這將是未來房市走向的最大變數。

房價未來走勢分析:

價量表現─全省房市交易量今年上半年創新低,下半年因房地合一稅改政策明朗化,交易量將比上半年略增。房價方面,北中高呈現反跌格局,下半年建商餘屋大量出隴,新成屋與高總價物件行情容易鬆動。


區域表現─臺北市因高總價在近三季交易量急縮,因此較大的跌幅期已過,未來精華區表現較平穩,新北市區域表現落差較大漲跌互見,桃園土地套牢情況續增,成屋仍有積極表現,台中市小跌,台南高雄市呈現小跌,中南部鄉漲行情已經接近滿足點,宜花東這三年表現強勁反彈,為今年售農舍興建辦法修訂之利空影響,農地有套牢風險,交易量急縮,若法令修訂暫緩,則會是一波逃命線。

產品表現─

住宅方面:都會各區轉向中小坪數產品開發,低總價物件仍然呈現抗跌現象。

預售住宅方面:房屋稅針對新屋大幅調高稅基,嚴重影響預售市場,政策影響,消費者風險意識提高,心理因素影響所及,預售市場表現會比去年差。

商辦市場方面:服貿協定未決,全年表現會較疲弱,投資報酬率持續走低。

休閒商用不動產方面:精選新興商圈店面,中小型商務旅館飯店,東海岸休閒不動場與主題農場開發將有很大商機

未來走勢:

未來三年全省房價呈現反跌局面,都會精華低價產品仍然抗跌,對首購與換屋者來說,實在白等,預測這波緩跌趨勢會持續二到三年,應該不會如一些專家所言房價會反跌五年、七年、甚至十年,房價落底時間,預計於2017年底或2018年落底,未來新的房市循環將會是以都市更新為啟動的議題。
2015-06-19 22:10 發佈

Sunnycat40 wrote:
這篇寫的不錯!很平...(恕刪)


簡單來說他意思就是不漲也不跌,這樣也可以寫長篇大論,厲害厲害。

Sunnycat40 wrote:
房市循環將會是以都市更新為啟動的議題

2018年落底?我搜尋過"2018人口"我記得2018年台灣將進入老年化社會,台灣將呈現人口零成長甚至負成長,意思是說供給即將大於需求,還想請問落底之後接下來是盤整?還是持續破底?所謂落底那是正式走多?還是反彈逃命波?
多空都請隨意,上面文章僅是平衡分析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說過了:
當年張金鶚是國泰房地產指數計畫的顧問
國泰當年相信張金鶚空頭的推論,所以從有國泰房地產指數以來,國泰建設蓋的房子真得很少─
因為實質看空,所以造成這十年來,遠雄等公司不斷坐大...
到2010年,張金鶚去接台北市副市長,國泰建設建案才開跑,比較多建案出來....

再說多頭總司令,也因為這波多頭神預測,這兩年被封為房地產教父的顏炳立!
他是港商戴德梁行的總經理,戴德梁是專門在作『商辦』的標售的,這兩年也沒飯吃...

沒有一個神人能預估未來如何是100%準確的!



任何多空本來就是隨著國家政策、世界經濟而變化,只單純就一兩個因素是看多空,本來就是沒有太大意義...

不研判未來,只是因為到時候看政府政策與執行腳步,隨時做出判斷....
有看過我分析房地合一稅的影響的,就知道我說什麼...
基本上,新建案多的地區想買新成屋的可以等到交屋潮,不用急著現在買附近的新成屋或預售屋,這是肯定的...
至於買中古屋的,要看買屋規劃了!地點、屋齡、目的、住多久,都不同,需不需要搶舊制也是看個人未來規劃問題,沒有絕對...

PS.是2015人口紅利最高點...
Sunnycat40 wrote:
這篇寫的不錯!很平...(恕刪)

這篇還真的寫得不錯
出貨好文
可惜現在老鼠沒那麼笨
不好抓了
民視說端午節看屋人潮多三成

民眾:「連假所以我先安排,第一天來看房子,後面才會出去玩。」

接待中心服務人員:「這邊是我們健身房部分。」

已經蓋好的新成屋,服務人員也一一代看解說,根據房仲業者統計,房地合一稅三讀後,有38%的民眾,認為未來半年是購屋的好時機,比上季增加1成,創下八季以來的新高。

代銷業者曾國峻:「自住客人都陸陸續續出來,其實來客數也比以往,增加3成左右。」

稅制確定,加上端午連假,代銷業者表示,不只看屋人潮增加,結案速度也會加快,而這意謂,下半年房地產的買氣,會逐漸增溫。(民視新聞于凡、范繼文新北市報導)


來源
這大概是最近看到最樂觀的看法了

做個記號 幾年後在拿出來比對一下~
看了些報導,在人口紅利增加的國家
會吸引外資進入投資,導致房價上揚
反之...則會撤出,房價開始走跌
為何這篇完全沒提到未來人口老化,紅利,減少..等
所帶來的衝擊?

更何況這一波的上漲,是炒作上去的
並非經濟的表現所帶領往上衝...
以體質來看,不是健康的現象!

至於2011宣佈奢侈稅,
也完全沒達到當初的目的,
把北部投資客全趕往其他各地,
更直接把奢侈稅灌在房價上
使得中南部價格應聲大漲!
回頭看....
可以說是非常失敗的一項政策!

如果持有稅,遺產稅往上調
甚至囤房稅同步實施,
恐怕2017~2018不會是落底的時間點!
一般而言,趨勢反轉確立,修正起來的樣態,

無非就是在花費的時間與漲跌的空間上體現,

修正的時間短則漲跌就劇烈,時間長則起伏較緩和,


目前看不到有短時間大幅修正的機會,

比如遇上金融海嘯這類的系統風險,

短短半年修正兩至三成這種猛烈的跌法,

但在人口結構持續惡化今天,對過去半個世紀的房市,

做一次長逹十數年,每年3~5%的緩慢修正,機會是相當的大.

當然所有的修正,都是事後回望時才會發現,就像本文作者,

也是在今時今日才能確認,此波房市的高點早在去年就出現,

所以這波空頭最終要花多少時間,修正多少幅度,若干年才會揭曉,

但每個市場的參與者,甚或旁觀者,豈能不先有套應對的腹案.





jiangliki wrote:
這篇還真的寫得不錯
...(恕刪)

沒錯,接著最有可能的是政黨輪替,沒多久就下殺1折,長空不見底,這才是正解。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