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想法在我心中已久,我是從事房地產相關的產業,但是主要以接觸大小建商為主
建築代銷業一直有所謂的紅單文化,也就是代銷業者手頭的投資客名單或是提前知悉建案推出的相關人員都能提前以漂亮的價格下訂
俗稱紅單,就是預約下訂單 當然也有紅單的紅單 就是還沒潛銷就可以內定的
大多會去購買這種的大多是投資客只是小或大,每個建案或多或少都會有換約的案例...(應該不勝枚舉吧)
但是真正想要購買房子自住的首購或是換屋或是結婚自住的需求者往往是透過仲介購買轉約 或是到現場代銷那邊當羊被宰
畢竟房地產行業沒有所謂的"原價屋",不管誰去就是照電腦訂單酌給折扣但是通通含稅價
而我這邊又能接觸到建商的高層,雖然看了建案漲那麼多...這麼多年來 我家也一樣沒購買半間 如果早知道會漲我也會買了
所以想藉由本身的知識跟人脈想推出一個適合首購 自住需求者的團購平台
首先資格限制
1.夫妻或其子女(成年未成年均算),名下無第二棟不動產(非五都繼承之不動產不算)
2.團購直至過戶完成不得換約,也就是只有過戶到你名下目前是奢侈稅將來是房地而一稅 你就是只能放著自住將來再賣
3.簽約合約除配偶及子女還有配偶之父母外不得換約。
4.簽約價格會有保密條款,除建商公司及購買者之三等親外不得外漏。
而這個平台會去跟建商討價還價一個漂亮的價格,付款的方式或是有無信託均以建商流程為主
但是平台會提供該建案相關的資料以及協助簽約驗屋交屋等法律流程,當然團購價格絕對會比現場代銷價格殺價後還便宜
甚至貸款的部分也能同時跟銀行談量提供成數利率優惠,目前因為縮銀根的問題很多建商客戶貸款的部分並沒有強制要跟配合銀行
搭配好的利率,但是如果客戶貸款的量有一定,可以跟單一分行經理談額度,人多力量大
雖然無法保證比內銷 潛銷價格還低,但是能保障真正自住的需求,也絕對比其他到現場代銷購買的還要便宜
每個建案都有買高買低,一般是看殺價功力 但是更多的是面向 樓層 坪數 還有車位的位置大小等等所以才會各樓層有定價價差
交屋後家電購買 裝潢內裝(木地板 系統櫃),也可以發揮團購力量的方式由總代理或是總經銷 甚至單獨從國外進口水貨
藉由消除中間層層利潤的方式由總代理或是總經銷直接服務,當然價格也絕對要比單一購買便宜。
目前就是初步的構想,或許還是會需要會員費用,如果有下定就全額扣抵,如果一年或某個期限內沒有喜歡的房屋想退
就是酌收部分手續費其他全額退還這樣。
而平台收入就是廠商提供的回饋,但是末端價格絕對要比一般人去還便宜才有其價值
目前就想到這樣的方式,尤其是在將來房地而一稅上路,職業的投資客絕對有很多人會轉移投資標的
但是一部分容積的限制,也一方面減少建商能往上建築的容積獎勵,勢必也會墊高成本,但相信也不會太過於反應。
重點這個平台最主要就是團購不動產力量大的方式,畢竟很多人一輩子可能都不會買超過兩間以上房子
而且學校也不可能教你買房子,甚至裝潢....而這個平台可以教你很多方式。
不知道有沒有覺得能更精實這樣想法然後使之有辦法付諸實行?
目前我想到的是會成立一個會員制網站,採取人工審核會員制,然後會有一個LINE官方聯繫帳號,會即時在上面提供
團購建案的訊息,但是會根據每個會員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訊息,像是坪數 房間數 座向 價格 地點區域 等等
目前大概就初步這些想法,希望能引起熱烈討論
optic26 wrote:
現在已經有類似的團購網
不過我個人覺得 其實有一點像是另類的代銷(他們說沒有抽頭 只收廣告費 我是存疑啦)
而且價位其實也沒有便宜太多
我有搜尋類似的團購網站
但是印象中之前提供服務的內容類似像是廣告....
就是提供已經在銷售的案子,然後透過這個平台也是要到現場跟代銷服務人員討價還價
其實意思跟自己去差別不多
說真的沒有抽成要怎麼營運?畢竟現在就算是慈善事業賺的都比營利事業還要多了~
而我的方式是只有提供配合的建商,會針對區域或是案別不同
看是否能爭取一次就是十戶或是二十戶 相同格局 樓層不同 頂多就是車位先選先贏
例如三房 37坪的案子,都是同一棟 假設有 A B C三棟
就B棟 二十戶一個價格(不同樓層也會討論不同的價差)
然後就把價格開出來給付費會員下訂
例如現場開價可能20萬一坪車位另計
我給一個期限一次訂十戶二十戶 有下訂成功才有這個價格
可能就壓到16-17萬一坪或是看能凹到甚麼
但是期限內要達成十戶或是二十戶才有優惠,如果期限內可能只有8戶 那此次案子就是取消或是跟建商再談是否能比照辦理
如果不行就取消 如果可以或是價差一點點 那就詢問跟團的會員是否有興趣完成合約
大概的架構就是這樣,跟建商談比跟代銷談價格優惠
而且是用量去談,就是一定要買但是會有個漂亮價格
一般來說價格差別就是低樓層會比較便宜
像是3.4樓可能會有總管線設計通過會比較便宜
5.6.7價格也會低一點 8-10F又是一個價格 11F以上價格又不一樣
所以團購內容就是類似美食團購網站這樣
四人同行原價是3200,每個人原價900
團購網推的價格就會是平日四人同行1888或是晚餐2188這樣的價格
可以喬到優惠才是真正的團購
我長久以來也有這樣的想法,本人曾經營線上平台,有些經驗可以與您分享。
平台經營主要的工作是媒合,所以還是有些基本觀念不能違背:
1.流程標準化
2.資訊公開化
3.交易合法化
4.利益最大化
1.買賣雙方在參與平台合作時,必須建立一套標準流程,例如賣方建案上架之前要提供完整相關資料,並通過平台專業團隊預審,確認資料正確與完全揭露之後,由平台提出一個上架價格,並約定該價格相應的成交戶數。買方要參與團購時,也必須提供基本資料做為貸款預審額度之用,確保團購達標時,不會因個人貸款因素延誤其他人完成團購達標。
2.資訊公開化
平台必須將建商所提供的資料完整揭露,並隨時補充修正。團購者的問題,與平台回覆,都必須呈現在平台上,讓團購者充分了解。
3.交易合法化
平台所有的交易細節都必須符合法令,絕不能因為要降低費用或稅金,做出違反法令規定的行為。
4.利益最大化
平台上所列出建案的團購價,必須真的符合團購力量大的精神,促使建商真心讓利,而非只是為了吸引消費者看屋,而標出沒有競爭力的售價,或者是建商試圖私下與買主各別議價,平台只要發現此類情況,必須毫不猶豫將建案下架。
建立平台除了以上幾點之外,還需要有經營流量的專業團隊,這部份也跟平台本身的資金狀況有關,各輪的融資計畫也必須事先規劃好。
若真的能建立買賣雙方都信任的購屋平台,以目前台灣的房市情況,相信一定能創造出極佳的銷售成績。如同您所預期的,包括貸款,裝修,設計等周邊商機也能透過平台的議價能力來完成。
也許有那麼一天,所有的新建案都沒有人會個別去訂了,因為大家都在期待透過團購網來完成購屋的最終目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