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我朋友如何累積身家好幾億的投資理財方法,以供後進觀摩學習。我朋友是一對夫妻,兩人合作無間,老公姓張,左手的指頭有一點異樣,所以平常都不太將那隻手舉起來,若是有的時候講得口沫橫飛,才會不小心晃動手讓人見到他的手指。
老婆姓施,身材矮小,牙齒有點凌亂,若是看到這裡,知道在講誰,那恭喜你,請一定要讀完本篇文章,因為很多人認識他們一場,還是搞不清楚他們的財富是如何累積的。
[投資篇]
當初張第一桶金是怎樣賺到的,就是參與群創員工認股,當初可是一股十塊不限張數的, 張每次提起這一段都講得口沫橫飛,說他們如何用老家的土地抵押借貸,甚至辦了好幾張信用卡,現金卡,可以借的都盡量借,借到連銀行行員都以不屑的眼光看待這對敗家子,後來在股票上市前陸續出脫賺了五千多萬,便把這筆資金拿來炒作房地產,雖然後來股價漲到170,可是張說並不後悔,因為在房地產賺得更多,而施則聽從張的指示進了聚積,也是員工認股認了一堆,後來2008年上市,獲利六千多萬。
有了這些成功的經驗,他們倆平常就會不斷跟認識的人吹捧自己多麼會理財投資,親戚甚至集資3000萬交給他們投資一家美國C2的公司,公司後來倒掉收了,他們就兩手一攤,所有的錢就這樣拿不回來,而股票呢?從來也沒看過,也沒見過是長怎樣。
他們不只跟自己的親戚吹捧,因為投資客的角色,夫婦倆跑接待中心就跟台語講的“走灶角”一樣,當然免不了的也要跟代銷小姐唬爛一下多麼會投資,不只在房地產賺錢,股票也是賺了不少,接著跟代銷小姐講說哪一檔股票多好賺,上看多少, 講得人家心癢癢的,這時還會很勉強的把手上的股票拿出來讓渡,實際就是把燙手山芋丟給別人,這些股票大部分以後都變壁紙,有一檔台南科學園區的太陽能股峰毅光電就是很著名的例子,很多人套在上面。
張施二人很早就因為避稅的問題成立自己的投資公司,在自己的住所開了兩間,由張擔任協理,施掛名負責人,有了這樣的頭銜出去就更好開拓事業,前幾年因為不甘只是賺取投資客的利潤,便到青埔推案開起建設公司。
[內線篇]
他們的投資策略就是房地產與股票,股票呢,因為在群創嚐過甜頭,他們說就是賭郭台銘3個字,就跟在鴻海集團買子公司的股票, 張透過以前群創的關係,拉攏鴻海的高層,盡量獲得集團子公司的各項訊息,張自己炫耀說,他是可以看到集團下面營收數字的人,他常跟高層吃飯,對方會把資料放在筆記型電腦上面讓他瀏覽,他們倆在先進電下市之前,買了很多,後來鴻海重新整頓先進電,改了名字叫榮創,2010年在低檔十多塊一路買進,累積上千張,2014年榮創上市股價高逾百元,他們已經一路出脫,獲利又是好幾千萬。同樣的手法在子集團正達上市,也是獲利不斐。
張最喜歡賣弄自己的關係,說是在很多公司安排很多內線,幫他打聽業績,當然跟別人講的時候,還要炫耀說這些消息都不是憑空可以得到,自己可是花了不少錢養這些內線,真實的情況是從來沒有花過甚麼錢,就是每天打電話去寒暄,拉關係套消息。
[團購篇]
他們樂於跟別人分享在房地產賺錢之道, ,不時還要呼朋引伴一起團購,施就以他們在新竹關埔計畫區昌禾建設的案子世界島一役中,搶下33戶半,震驚代銷業自以為豪,常拿出來說嘴,所有的人在開賣之前還要到他們家開行前會議,沙盤推演。
他們為什麼這麼喜歡團購房子呢,因為他們會私底下跟建商另外議價,用自己幫建商帶了多少客戶,另外要更低的價格,然後搶到的房子,就會炫耀風水多好,未來獲利幾百萬可期,講的人家心癢癢的,然後同樣的戲碼又再度上演,此時很勉強的以紅單獲利50萬又讓給朋友,他們就是這麼大方,會經營朋友關係,不會只看眼前的小利
[讓利篇]
這就是張常掛在嘴上說的要讓利,後面都有好幾百萬留給別人賺,所以他們在房地產才可以做這麼長久,難怪會有這麼多有錢人要跟他們做朋友,因為有很多好康等著他們,不但報賺錢的股票,還可以接後面可以賺好幾百萬的房地產,真實的情況是他們在很短的時間(不到一個月)獲利5倍(以刷卡10萬元計)直接出場,讓他們口袋賺得飽飽的,國稅局又查不到稅,別人還要負擔後面處理的風險。
[慈善篇]
張和施這一對夫婦非常熱心公益,就像施所說的他們捐助光武國中幫助很多小朋友,很多家長甚至都想知道他們究竟是甚麼人可以捐助這麼多錢,但是他們是行善不欲人知,很多人只聽過他們的名字,卻沒看過本人,他們雖然低調可是卻常常拿來跟認識的人說嘴,暗示他們因為賺了很多錢,又拿去佈施,又累積更多的福報,反過來又讓他們在各方面賺了更多錢,講得讓大家都好羨慕的,張自己對於這樣的循環過程可是相當有體驗的,還會不斷勸說別人也要捐錢幫助弱勢,而他也常說所認識的大老闆都是這樣才能聚集更多福報賺大錢,殊不知這是他們一種手法,叫作”麥道夫騙局(Madoff)”,麥道夫是令人稱道的慈善家,曾經是 NASDAQ主席,開設自己的對沖避險基金,詐騙了500億美金, 2008年被判處150年監禁,行善不過是用來掩蓋詐騙的行徑,鬆懈別人的戒心,誤認會作慈善的應該是不會欺騙,相反地這是用來騙到更多人的手段。
[保險篇]
施自己在保險很有心得,幾年前就講說她已經幫全家買有七十幾張保單,她只要一有錢就會去買保險,她常會熱心的分享自己在保險方面的專業知識順便推銷保單。
[風水篇]
施說他們認識一個廣達林百里的國師,其實就是他們親戚,有一天幫他們舊家改了廚房和車庫的風水,他們自從那之後便開始賺錢
張施在房地產很喜歡賣弄風水,在每次建案開賣之前便拿到資料,看那些風水不錯的,便先搶進,然後再跟同行去搶的朋友,賣弄說這多好,自己就衝著交情,放棄後面幾百萬的獲利空間,只有賺區區50萬還有賺幾百萬的機會就讓給你囉。
[靈異篇]
施常跟人家分享說之前不是那麼有錢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作夢,夢到去世的父親來帶她去一個山洞,山洞中裡充滿了金銀珠寶,父親就隨手到處指指點點,說這裡的都是要給妳的,醒來之後,真的做甚麼也愈來愈順,錢賺得愈來愈多,唬得大家一愣一愣的,再加上他們又有佈施,獲得更好的報應,好像他們天生就有那個賺錢的命,難怪可以說動讓人掏錢交給他們投資。
施有認識一位風水老師,平常就跟別人分享說風水老師靈驗的事蹟,還把風水老師介紹給很多人,又會跟別人分享說風水老師說這檔股票多好,這個房地產物件多好。
[送禮篇]
張施二人因為後來專心經營店面物件,認識很多算是真正有錢的人,這些人便成為他們的口袋名單,一旦進入他們的名單,每天寒暄是免不了的,另一方面是交換賺錢的訊息與管道,施就是這麼會跟人拉關係,有利可圖就會主動獻殷勤,付出關心,還會跟你分享家裡的事情,簡直就把你當家人一樣看待,逢年過節,送禮是免不了的禮俗,當收到他們的禮物,自然感到好窩心,可是不用太高興,就跟作慈善一樣,這跟你日後的損失比起來,張施二人當然知道要付出一些餌讓魚上鉤,等到你損失慘重,接他們的房地產和股票套牢的時候,他們是愈來愈難聯絡,或是電話接起來就說有別的事要忙,他們倆已經不帶走一片雲彩,揮一揮衣袖,人間蒸發。
張施二人因為開公司是專職的投資客,不用上班每天就是打電話聯絡套消息,當然目的不能太明顯就要寒暄一下,聊一下雙方家裡的事情,這時問題就來了,他們是要跟很多人交換消息,作的事情是重複的,張施二人原來很不好的習慣喜歡背後議論別人,或許因為自己的缺陷也愛取笑別人,跟他們很好的人就自己多留意吧,他們會把你講過的事情當作題材再去跟別人聊!
[排戲篇]
張在東京中城買了三間店面,可是轉手旋即將權益售出,後來建商變更設計後將價格調高,又因已經售出,但是跟建商的合約書,還是掛著自己的名字,現在建商調漲的部分難不成要自己吃下,張炫耀的說自己想了18套劇本,讓買方完全吃下調高的部分,他們獲利幾千萬的部分完全不受影響,跟建商搶物件要排演劇本,買東西也要排演劇本,張最喜歡講說去北京旅遊,兩人如何一搭一唱殺價的戲碼,其實張施二人每天不用上班就是不斷在排演劇本,排演如何撒謊,他們已經將說謊內化到日常生活行為,無時無刻不在說謊,施平常就是跟人分享自己的老公多神,幾乎是股神,選中的股票莫不飆漲,這種戲碼每天都要演給身旁的人看。
總結
張施二人兩人從股票內線賺取不少資產,又在房地產上炒作賺取不公不義的錢,貪心跟自私無不寫在臉上,兩人還自詡眼光好不以為恥,跟買方建立好關係之後,還會要求配合做假合約給國稅局查稅,兩人根本不用工作,炫耀在房地產上一年賺3000萬是基本的,其實認識他們的人,就知道真的不是在唬爛,他們跟建商搶物件,再利用自己建立的金牌房仲群幫他們出貨,每個案件進出都很快,張自誇這是他建立的know-how,當然身邊認識的朋友也都是他們出貨的對象,他們口口聲聲說絕不會賺朋友的錢,殊不知朋友就是最肥美的羔羊,不要說是親戚,連自己弟弟都照樣宰了,不要真的以為張施二人是真有心在幫你賺錢,很多認識他們的朋友不管在房地產或是股票套牢後,都還不知他們是在玩甚麼把戲,他們也會抱怨說自己也是受害者,然後繼續吃香喝辣,殊不知一切都是他們策劃出來的,他們自以為豪的內線就是用來坑殺這些朋友用的,今天寫出這篇文章或許不是在隱惡揚善,只因當今世道騙子太多,讓有人在摸不著頭緒時,可以查詢,早些點破,不要中他們的詭計,少一些受害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