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發文,如表達不清楚請各位見諒,先大概說明目前狀況:
三重區福德北路及三和路一段附近一帶老房子,印象中有數家建商設公司談合建都更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但都最後都沒有談成功。
隨著三和路一段右側基地,經「昕彤建設股公司」,已談妥100%住戶同意合建,且基地內建築皆已拆除完成。
福德北路附近基地,則為「均美建設股公司」談得最為熱絡,該建商目前該地區分為A、B兩區,據建商說A區已談妥700多坪開發面積,
並要趕在今年7月1日前送件。並不斷說服我方加入A區合建,否則過7月1日新北市都更獎勵部分則會取消。
目前該建商給我方條件:新建大樓扣掉公設比33%,室內面積一坪換一坪,每55坪可分配一格平面車位,搬遷補助每戶15000元,租屋補貼每坪700元計算。(預計新建大樓為地上21樓,地下6層,共計四棟)
1.想請問01大大這樣條件是否合理?
2.該建商「均美建設股公司」及「均瑩建設股公司」,想請問如何分辨該建商是否為一案建商?
3.是否有基地內都更戶了解,是否照建商說講已取得這麼多A區住戶同意?建商說談條件是否相同?
4.談合建都更需要特別注意哪些事項?
抱歉問題有點多,建商與住戶幾乎都是個別約談,家中長輩怕會有吃虧....
如有基地內其他都更戶有其他任何訊息也煩請分享~謝謝。
cml669 wrote:
都更後持分會減少,減少的持分列入計價後是否合理,
室內實坪一坪換一坪不見得合算,雖然建商賺得的確就是持分,
土地價值比較高,若是5F公寓換21F大樓是絕對吃虧的,
不一定是吃虧....
光看樓層高度的方式,已經是幾十年前的方式了,
現在看的重點是容積率,而不是樓高,
有些社區大樓會用犧牲建蔽率的方式來換取樓高,
房子雖然高,但因為容積率的限制,總樓地板面積依然不變。
(就像是把兩塊積木平放和疊在一起的差別)
台北市的很多國宅、帝寶,都是這種狀況。
TO: 樓主...
一坪換一坪是否合理,
主要看你的土地持分有多少,現在住的面積有多少,
土地的容積率是多少,改建後每坪可賣多少錢...(後面影響比較不大的因素就不提了)
來決定。
你說的室內一坪換一坪,是 一坪實坪 換 一坪實坪 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