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讀書時一個客座教授(60多歲的人了)的人生心得
poor pay more.......很刺耳的
根據他的說法
窮困者因為貸款條件不佳所以拿不到好利率
窮困者因為貸款條件不佳所以拿不到好成數
窮困者因為資金不足之能租屋當然要付費的
窮困者因為收入受限所以無法給孩子好的資源往往最後要讀私校花更多
窮困者因為無資源栽培後代以致後代還是窮...
.......
老師說很多也感慨但結論是
現實世界是殘酷的..
同學們若是陷在災區要自己脫困
看懂這世界自己找好位置
世界處於動態平衡
記得調整腳步看準方向
不要陷入負循環
少怨多做自己的未來因現在的決定改變
-------------------------------------------------------
說來好笑
這教授的專長是不動產證劵化
在台灣,他講的完全不對
他講的明顯都是指房貸
拜託他請查明一下
不然去問一下銀行的人好嗎?
這樣給學生灌輸錯誤觀念會被笑的。
如果他說的是其它的貸款,我只相信利率會比較低而已。
例如機械貸款管他有沒有錢
最高成數都是一樣的。
lulalla wrote:
其實台灣有四成的人不用繳綜合所得稅,
往往這批人最喜歡說自己的稅金一毛都跑不掉云云。冷笑
是的! 這句話是大實話....但是,實話人人不愛聽...
近40%的戶數是不繳稅的!
加上繳5%最低稅率的,佔了繳稅戶數的79.5%.....
不到1%的有錢人,幫我們繳了快一半的稅。
要做的自始至終,本來就是惡意的違法逃稅行為(含針對那79.5%),而不應該是仇富反商,會創造財富的人跑光了,絕對是台灣的災難.....
而窮人該做的,就是累積自己信用與能力,來讓銀行認為借錢給你是風險相對低的,自然利息低...
換個角度去思索:你願意借錢給信用風險比較高的朋友嗎? 如果今天信用風險比較高的朋友,反過來怪說你對他不公平,你怎麼想?
多多設身處地,去想想,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公平...這件事,干那些信用好的朋友什麼事?
財政部統計處在六月底公佈了100年度的綜合所得稅申報統計資料,全國納稅的戶數總計有566.3萬戶,綜合所得的淨額為2兆2720億元,平均下來每一戶的綜合所得為40.1萬元。而全國的應納稅額總計為3032億,平均下來每一戶繳納5.4萬元的綜合所得稅,算起來全國平均所得稅率則為13.35%。
在這五百多萬戶裡面,有200萬戶是不需要繳納綜合所得稅的,可能是因為所得太低,或是所得減去各種扣除額之後,已經低於起徵點。此外,繳納最低稅率5%的戶數有250.2萬戶,以上兩者相加共佔全部申報戶的79.5%,這就為什麼蔡正元委員說台灣的所得稅幾乎是由不到20%的高所得者繳納的,從這邊來看,則2080法則的20%富人、80%窮人算是相當精準。
來源(裡面有更多分析):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442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