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房地合一 奢侈稅應落日!
撰文者 / 東森房屋董事長 王應傑
資料來源 / 東森房屋季刊
推動房地合一 奢侈稅應落日!
推動房地合一 奢侈稅應落日!
自政府開始打房以來,房市成交量即開始逐漸下滑,今年1- 8月份全台買賣移轉棟數,更只降到21. 6萬件,比去年同期衰退11.6%,恐創自SARS以來之新低量,投資客明顯縮手,但現在連自住客亦猶豫不決,深怕進場「買貴了」。以前我曾表達房市並不像股市有一公開市場,在確定時間有一個確定價格,故房價決定人內心對其之認定。現在因買賣雙方對房市認定差距擴大,成為房市成交量萎縮之元凶,而其原因和政府近年打房不無關係。
近來打房政策已進展到「房地合一」稅的推動。政府就實施房地合一稅,有其長遠公平性考量,現行規劃方向朝自住免稅、分離課稅方向實施,並且設有排富條款,長遠來看,房地合一稅對市場是正面的影響,且其推估之殺傷力較前為低。但之前設計不當的奢侈稅應該先將其落日,並且大量宣導房地合一稅實施內容,同時採階段性實施,才是全民之福。
財稅政策貴在彈性,應視社會時空變遷予以適當調整。因此當政府打房政策的特效藥已達原先立法原意時,應將當時副作用很強的特效藥停止用藥。3年前奢侈稅通過時,我就一再呼籲應設置落日條款,在短期政策達到目的時,應功成身退。現在房市交易量已經相當低迷,投資客紛紛退場,而奢侈稅副作用隱然已現,仲介、地政士等相關從業人員也因為低迷的產業狀況而深受其害。
部分人會擔心如果現在取消奢侈稅是否造成投資客又再回頭炒房。事實上許多投資客炒房是透過財務槓桿操作,而現在貸款環境在央行主導下,已大不如前。投資客已紛紛轉戰海外房地市場。復以現在實價登錄已實施三年,可以參考的成交行情越來越完整,買賣價格清楚透明,炒房條件不若以往。另政府目前在稅制上的設計,包括提高非自住的持有稅及即將實施的房地合一稅,對投資客亦顯不利。故此項擔心實為多餘。
現在國人均已習慣土地增值稅與財產交易所得稅分開課稅,這在台灣已實施數十年的課稅模式,現在說要變動,相信未來阻力不小。故政府一定要做好宣導,並且有一緩衝期。我必須強調財稅政策最重要有二點,一是實施要有彈性,二是要簡單易懂,目前奢侈稅與房地合一稅都沒有符合這兩項要點。所以強烈建議政府,要實施二地合一稅一定要透過宣導,而且要簡單易懂,否則又會被老百姓誤解,認為政府只在搶錢。
在SARS期間,房地產市場一片低迷,建商倒閉者眾,當時政府為挽救房地產市場, 透過國是會議將土地增值稅減半2年.....略
總統公布奢侈稅修正,1月9日正式實施,所有二年內出售免奢侈稅都要有"自住事實",自住事實由國稅局統一發佈解釋令...
不過在未確定之前,要保留好自住事實的證據(如水電單,室內有住人照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