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美國最大房東 : 黑石, 已買下4.5萬間房 出租....

2014年10月
美國最大房東,黑石集團已花90億美元
買下4.5萬間房屋 均價600萬台幣/戶
常常都是買下整排街,並只租不賣
之後再說服人們租房也能有美國夢...
這個帶有實驗性的作法 不知道未來會如何?



在金融海嘯衰退時,收購數萬戶獨立住宅後,
大投資公司不僅迅速成為大房東長久收租,且把租金收入包裝成證券上市,
最終形成華爾街是美國租屋市場大房東的局面。

洛杉磯時報報導,摩根史坦利的研究預測,
數年內,收購房屋出租的行業將從目前的170億元成長到1000億元規模。這些公司證明此種生意模式行得通,將可為債務融資,以進一步擴大在郊區的投資。


2013年8月
@該行業最大業者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已花了50億元收購3萬棟房子。

@靠Public Storage致富的B. Wayne Hughes,創辦American Homes 4 Rent公司,
花了31億元收購近1萬8000棟房子。


法拍危機使這些公司可以低價大量收購物業,而個人購屋者申請房貸不容易獲批准
,難與投資公司的現金競爭。這種現象導致房價上揚,
而且預期更多美國人將租房,進一步提升這些剛當房東的投資公司未來「錢」景。

這些公司站穩腳步後,應可啟動融資的新來源,包括把租金收入包裝成證券,
就像房市榮景期間,房貸包裝成證券一樣。很多這些房貸證券後來崩盤,
但是分析員認為,證券化對新興的購房轉租行業是關鍵。

黑石集團正計畫把1500棟到1700棟房的租金包裝成證券,
這項交易價值達到2億4000萬元到2億7500萬元,
將是首次出現的租金證券。American Homes 4 Rent
則在準備一家庭房出租公司的最大規模股票上市,該公司希望發行5070萬股,
募得7億7000萬元到8億7000萬元,預期每股售價為16元或18元。

不過購屋轉租業的長期利潤前景仍不明朗,收購風潮造成一些市場的出租房子過多,壓低租金。不過一旦市場回穩,這些公司的利潤可能與大型公寓業主的利潤不相上下。

分析師指出,投資者對一家庭房出租生意是否有錢賺感到懷疑。
不過即使長期出租策略失敗,由於這些公司持有位於價值迅速上升之市場的大批房產
,最糟糕的情況也不過是他們擁有的資產價值,遠高出原來支付的價格。
2014-11-12 20:51 發佈
美國房租很貴,利率很低,所以才划算,
美國房租收益率超過10%的房子並不罕見。
黑石也不是想要當長期房東,
他還是想搞證券化這種東西,類似以前的次級房貸一樣,
用房租拿去跟市場上的各種債券利率去比價,
只要他收益率定在5%就會搶翻天,
光是這樣,黑石就可以賺到一倍了,房價再漲也沒辦法漲一倍。
lulalla wrote:
美國房租很貴,利率很...(恕刪)



對阿

不過有趣的就是

次貸 包裝的是 民眾的貸款利息,房屋所有權是民眾

這次 賣的是房租,房屋所有權是集團


很好奇會變怎樣
美國財團似乎越來越可怕
而 黑石的資金 也是來自 各地

貧富差距似乎....持續擴大中

其實連勝文在市長選舉中,提出的社會住宅房租證券化政見,跟黑石這個是一樣的東西。

lulalla wrote:
其實連勝文在市長選舉...(恕刪)



恩恩 不過 規模差很大

美國這些投資公司
規模相當恐怖

規模其實不會差很大,
柯文哲的政見是貸款1000億興建社會住宅,
還不算土地費用只算建築費用。
如果真的實現,
規模就遠超過黑石的這些投資了,
至少市值超過五倍以上。

lulalla wrote:
規模其實不會差很大,...(恕刪)



1000億貸款 VS 90億美元 無貸款 (3000億台幣)


應該差很多吧?
而且這只是黑石一家
另一家現在手上有 1.5萬戶
規模也差不多有 1000億台幣


而且似乎 還有很多家 這樣幹...
我記得金融海嘯 當時有700萬戶屋主宣布破產 捨棄房子跟信用

如果這些公司加一加 大約20萬戶
跟700萬戶

的確還是有一大段差距 ~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2014年10月美國...(恕刪)

買入價格跟租金價格比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1000億貸款 VS 90億美元 無貸款 (3000億台幣)

中投公司投資於美國2400億美元耶,
有30億投入黑石.
美國最大房東 : 黑石, 已買下4.5萬間房 出租....

沒想到轉輪王生意做那麼大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