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與房子(Home and House)本來就是不同的概念,成家很容易,找到人結婚搬出去住不管租或買都叫成家,大家都知道上班族買精華地段房子很難,25年前的忠孝東路跟現在的仁愛路都很難,重點是為什麼要拿高地價區域跟上班族薪水來比較,「上班族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買台北市仁愛路」、「信義計畫區豪宅一坪150萬上班族根本買不起」….,沒有人意識到這些建案的銷售對象本來就不是上班族,如果有人認為要買房子才能成家,其他地方一定有價格較低的選擇。
房子是指實體建築,家指的不是房子而是住在裡面的人,但偏偏一堆人把它們綁在一起,建議大家把兩件事脫鈎生活會比較快樂。
Justin0325 wrote:
家與房子(Home and House)本來就是不同的概念,成家很容易,找到人結婚搬出去住不管租或買都叫成家,大家都知道上班族買精華地段房子很難,25年前的忠孝東路跟現在的仁愛路都很難,重點是為什麼要拿高地價區域跟上班族薪水來比較,「上班族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買台北市仁愛路」、「信義計畫區豪宅一坪150萬上班族根本買不起」….,沒有人意識到這些建案的銷售對象本來就不是上班族,如果有人認為要買房子才能成家,其他地方一定有價格較低的選擇。
房子是指實體建築,家指的不是房子而是住在裡面的人,但偏偏一堆人把它們綁在一起,建議大家把兩件事脫鈎生活會比較快樂。
仁愛路是台北市房價指標...
如果今天仁愛路一坪150萬, 其他地方10~20萬, 我想今天不會有巢運..
你說其他地方一定有價格較低的選擇當然沒錯..
但現在就是連你所謂較低的選擇連上班族都負擔不起..更不用說這社會上還有多少低收入家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