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看收入買房或車不準吧!

如標題,我是想為什麼大家都討論每月收入多少,買多少房子呢?

我有A朋友每月薪水15萬,結果扣除家庭生活開銷,給老婆,給父母的錢,車貸,每月剩下2萬可以存.

也有一個B朋友每月6萬薪水,是A朋友的1/2不到,每月卻可以存到近4萬~

前者租房,後者買房.而且生活還算愜意~所以應該不只是問月收入,年收入吧~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每月或每年真正可以存的支配所得,再來決定房子或車子比較精準吧~

2014-08-24 1:5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收入
我也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

月收入年收入會牽扯到還款能力

作為一個依據

只是我很想知道

版大的朋友B月收入6萬每月存將近4萬

是如何辦到的~完全沒有任何房貸?只是單純的生活開支?

tintin1688 wrote:
版大的朋友B月收入6萬每月存將近4萬

是如何辦到的~完全沒有任何房貸?只是單純的生活開支?...(恕刪)


他家沒有房貸,現在也沒有女友,然後也沒有孝親費.平常摩托車代步.

平常花錢習慣也一般般~然後大概兩年多前買了新莊中山路一間400出頭的小兩房!

每月房貸大約一萬五左右吧~自備那時好像拿100以內~

所以我發現,不只要看賺的,真的能留多少才是最實在的 @@
要留得住才是重點~這句話沒錯

不過也要看要負擔多少人的開支

儘管樓主說得沒錯

不過仍然無法抵過現在光憑存錢買房很困難的事實

至少在新莊現在同樣的錢就應該很難買到是吧?

重點應該是 自備款多少 家人贊助多少 :)
有人出國念到博士 回國月薪只有六萬
但是住在上億的新成屋 因為家裡幫小孩一人買一間

也有人年薪兩百五十萬 但是每個月要給家用就要10萬
現在還在租屋 一直都在看房中

ncinerta wrote:
前者租房,後者買房.而且生活還算愜意~所以應該不只是問月收入,年收入吧~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每月或每年真正可以存的支配所得,再來決定房子或車子比較精準吧~
ncinerta wrote:
如標題,我是想為什麼...(恕刪)


那你怎不說
A君太會花太會買呢!?
物質享受太多
當然造成每個月沒有多餘的錢可存

如果他不這樣亂花的話
是不是比B君更容易存到錢
也更容易買到房子

說多少收入買多少的房子或車子
那也是要買的人要量力而為
不要學前陣子某兩位
月賺沒多少
卻只想買台百萬進口車
然後還要吃好用好玩好的
然後在跑上來問大家該怎麼做比較好
果然是個爛地方
月收十五萬的人
可以調整節省支出變成一個月存六萬
但月收六萬的
再怎麼省也沒辦法一個月存六萬
這~就是現實
至少這數年來買了再賣確定十之有九會穩賺的房產,持有的唯一條件就是撐得住那就贏了。
這事,就是個既成的事實,不是絕對但絕大部分就是這樣一個結果。
多數的人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事情進行,這幾年漸漸滯銷沒什麼成交量也是因為漸漸無利可圖,毫無疑問的,這投資房產已經沒什麼油水,而已經投資但又撈不到什麼油水的人,也不可能輕易鬆手。
但這種買賣依舊會持續下去,終究會有供給者和需求者。
所以看的就是供給的,是否是需求者所求且能擔負。
決定,是兩造之間的拉鋸,居中操盤的如果相信還有很多的油水可以撈取,那市況勢必維持著如今這般的慘不忍睹。
隨著稅制和法令限制與利率不斷干預市場,台灣這兒除了生育率和房所比和租金還本時間在世界首屈一指,接下來可以肯定還會有更加精彩的世界冠軍可以獲得。
民主制度下的窮困老年人民公社和窮戶幼兒托育,應該是不太久之後這個寶島上很重要的不動產方面需求。
一堆貪婪的人應該已經在想辦法,思考著如何從這之中來獲取自身的最大利益了吧。
財富的分配不均和不公不義,或許是動亂的根源,但弱勢能夠掀起的通常也就是問題,然後被有心人給利用來謀求私人利益,要形成動亂幾乎沒有任何的機會。
所以不論買房或車,只要有需求,想買就快些買了。
看收入?那是浪費生命,其實買了有用的東西然後快樂的用下去,借貸的部分自然會有專業機構和交易中的相關人等替您分析和評估。
會弄到下場悽慘的案例當然有,而且不少。
但人生在世本就快樂時少經常不如意的情況居多。
敢衝的,已經證明先買先贏。
至於後面才買的,想證明什麼都需要時間,如果相信上述那些專業機構和交易中的相關人等,一定要去借貸就去吧。
至於看收入買房或者買車,那是不智的。
這兩者經常都是因為需求才被迫得買進,如果可以不買,那買來真的就是自討苦吃,特別是得借錢還利息簡直就是最愚蠢的行為了吧!

ncinerta wrote:
如標題,我是想為什麼...(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