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建商老闆頻繁出來喊話叫囂,
讓小弟內心深處有了個超大的疑問…
政府打房,最痛的應該是卡著錢,
房子一時又賣出不去的散戶投資客,
還有剛入行的房仲吧?
這些…嗯~~對建商老闆有何影響呢?~
許多賤商老闆經歷這十多年來的大多頭,
~大部分應該都賺到撐吃到吐了吧?
眼見房地產交易量停滯,景氣要反轉了~這是個大環境現實,
公司趕快收一收,來個錢坤大挪移~移民捲款跑路就好啦,
還一天到晚跑出來該幹麻哩?
老闆們不是常常教導大眾~人要適應現實,不要抱怨大環境嗎?
不敢買房背貸,繳不起房貸根本是你自己能力有問題~沒擔當沒GUT呀,
那麼建商老闆們現在拼命用嘴巴和景氣對抗,又是有什麼問題呀?
~怎麼可以對自己和別人用雙重標準呢??
不要跟我說他們真的怕公司倒,悲天憫人的怕台灣經濟火車頭落崖~
~房都能隨便亂炒了,支票難道就不能亂開嗎?
學學當年不可一世的東帝士,多弄幾個人頭捲款繞跑就好啦~是吧
什麼不會逃到國外去啦~誓死捍衛名譽云云...大家聽聽就好啦~
要是我就一定會想辦法脫產~反正該賺的這十多年也賺到吐了,
公司倒了賠的也是大眾資本,死的也永遠是散戶,其它....~干~我~屁~事~呀~
有認識建商老闆,瞭解他們拼命抱怨政府打房的原因嗎?
真的太好奇了~虛心求教
maxkingella wrote:最近建商老闆頻繁出來喊話叫囂, 讓小弟內
解釋一下喔
房地合一,並不是打房哦
千萬不要誤會喔
它比較像是把稅基合理化
雖然個人不認同張部長提出的稅制內容
老闆們會緊張不是沒有道理的
猜測是因稅法改變後
勢必會造成取得土地成本上升
反應到售價的話,
即使是賺的比以前少,也必須提高售價
換句話說,會壓縮建商利潤,
買屋者也需付出更多的房價,
以現在房價已經這樣高的態勢下
再高一定會降 成交量
反而是中古屋市場或許能有點成漲空間
目前的稅改內容其實沒有在打房
甚至要拿掉奢侈稅
基本上最大受益的是國庫
投資客雖然壓縮獲利空間
確也解套兩年的限制
有投資概念的都知道
不怕賺的少,反而比較怕鎖定期之類的限制
大多以入袋為安
最後,一般民眾與建商應該都是受害者

請參考看看
sinat00518 wrote:
何況你知道這些建商老闆手上還有多少地? 手上有多少建案?
每塊地或建案可能都背著銀行貸款.
打房沒人買房.
地壓著就得付高額的稅. 也許還得繳銀行貸款.
建案壓著賣不出去,光銀行的貸款就夠建商頭痛的.
難道你以為建商蓋房子全拿自己的錢出來蓋?
隨便一個社區型的建案,要用的現金都是幾億以上. 哪個建商不是一邊蓋一邊跟銀行貸款出來?
房子賣不出去~ 中小型的建商 可能一次就垮了!
是呀~
這也是我上面說的意思~
財務體質爛償債能力差的建商老闆,
快想法子脫產捲款跑人就好啦!
跑出來叫囂幹啥子哩~
而且最近出來該的可都不是小建商哩~
以大型建商老闆們的實力、人脈,
要幹這種事根本易如反掌吧~
東帝士和力霸不就是歷史上有名又很棒的示範嗎??
大家不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哩

難道拼命炒房吹高的建商老闆們真的會很愛台灣哦

耶加雪菲 wrote:
解釋一下喔
房地合一,並不是打房哦
千萬不要誤會喔
它比較像是把稅基合理化
雖然個人不認同張部長提出的稅制內容
老闆們會緊張不是沒有道理的
猜測是因稅法改變後
勢必會造成取得土地成本上升
反應到售價的話,
即使是賺的比以前少,也必須提高售價
換句話說,會壓縮建商利潤,
買屋者也需付出更多的房價,
以現在房價已經這樣高的態勢下
再高一定會降 成交量
反而是中古屋市場或許能有點成漲空間
目前的稅改內容其實沒有在打房
甚至要拿掉奢侈稅
基本上最大受益的是國庫
投資客雖然壓縮獲利空間
確也解套兩年的限制
有投資概念的都知道
不怕賺的少,反而比較怕鎖定期之類的限制
大多以入袋為安
最後,一般民眾與建商應該都是受害者
請參考看看
哈哈~這不是小弟要在這討教的主題,
不過小弟認為房地合一的重點是在細則,
制稅內容還有很多細則不明朗,
實際狀況土地是否一定會上漲,進而影響房價~還言之過早。
但以目前官方釋出的消息,
制稅主要目標是多屋族及抑制短期炒房,
投資時間越短,房屋越多者實價交易所得稅課徵的比重越重~
試想這幾年出現的許多炒作者,
如果未來想靠財務槓桿短期買賣一間房賺取價差,
卻要課征高額稅金,還會有人想短期炒房嗎...
且更可怕的是政府打算番舊帳~溯及既往...
這幾年趁著多頭炒房得利者恐怕要倒大楣了~
至於長期的房屋持有者,長期投資客~
小弟認為這幾年房價並不是被他們炒高的(這種人以前就一大堆了,房價可沒狂漲),
至於一般只有2~3屋的大眾,
以及長期持有者不一定會受到多大影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