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雖不算土生土長的台北人,但過去也曾隨父母在台北住了1X年,現在老家也在台北;
但老實說台北的居住環境、品質除了少數地方,大部分實在是一級的爛,
街道擁擠綠地稀少,所以我成家立業後第一件事就是逃離這個擁擠到令我窒息的城市,
最後房也不是買在台北(台北我也根本買不起~哈哈哈!)。
而現在其實有不少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就業後卻反而都是離開台灣最便利台北,
光科技業,竹科、中科、南科,從台北下去就業的人比例其實就不少了。
然而若在10前有在台北買房的,現在應該普遍隨便算至少都翻了2~3翻了吧!
現在除了少數商業區外,普遍認知就算再漲也可預期沒多少空間了,
所以十年前有買到房的人,可能很多人都才40出頭歲,
何不趁著現在高點賣掉台北的房,舉家搬到房價還算便宜的台中呢?
以現在台北隨便2~4千萬的房價計算,到台中只要不找全新的或豪宅,
很多地方機能佳的市區1千萬絕對還有找~
這樣加加減減算一算說不定已經可以達到直接退休的水平了呢!
2~3千萬大部分領人薪水的就算再用力工作個10年~恐怕也賺不到吧!?
賣台北搬到台中再找個能養老的工作來隨便做做~
加上兩三千萬拿來存績優基金或定存股,應該可以過得很爽了~
而若全無貸款的至少也可以把台北的房直接租出去,搬到生活品質好些,寬敞些,
令人舒適些的地方吧~
或許有人會說台中醫院沒那麼多、學校沒那麼好、就業機會沒那麼龐大、到哪都要開車、娛樂少、夜生活少、離台北很遠辦事麻煩等~
但我認為其實這些都多少存再迷思的~
1.醫院問題--->若是不嚴重的病痛,應該沒差吧?
若已到了像癌症末期這種狀況,住在台北如果還有龐大房屋貸款,也沒多少錢醫了吧?
2.學校問題--->台中其實也有好學校吧~
另外我相信兒孫自有兒孫福,下一代有下一代的問題要面對,就算讀好學校也不代表未來可以很怎樣。
3.就業機會問題--->如果以上面賣房退休的條件來說,還擔心就業機會做啥?
而另一方面我曾分析過台北所謂的"大量"工作機會,其實是行政事務性質暫相當高比重,
俗稱22K~薪情普遍比工業區作業員還要低。
當然不可否認,因台灣大部分企業把總部設在台北的關係,導致偏向國際事務性質和知識型的就業機會,
都還是集中在台北,但這一類缺額,也要本身條件"夠強"才應徵的到阿...
4.到哪都要開車--->不可否認,離開台北車幾乎是必需品,開車的花費比搭捷運高一些,這問題無解;
但反過來想,在北捷通車之前,大家不也是過的好好的嗎?
5.娛樂較少--->還好吧~其實平時假日也蠻多台北人跑台中的~不是嗎?
6.離台北很遠辦事麻煩--->講句難聽的,台灣也才多大...且高鐵通車後,其實已經大幅縮短台灣西半部的距離了。
不知大家思維如何呢?
賣台北搬到台中退休,要是我就會這麼做,那大家會怎麼選呢?
發表您的看法吧~
maxkingella wrote:
小弟雖不算土生土長的...(恕刪)
朋友, 太慢了, 台北的房子這二年不好賣了,
引一篇好文共賞, 哈哈
KingDavid520 wrote:
衰退幅度最大的是華固和長虹, 都是台北的建商,
台北也是這三年來量縮最為嚴重的地區, 比SARS時期的成交量還低,
而且華固和長虹的帳上現金都只剩下5億多了,
當然不會倒啦, 只要降價銷庫存就好了, 還是賺很大, 哈哈
國建(老牌績優生)
前二季營業收入3,095百萬元較去年同期5,546百萬元衰退44.2%,
前二季稅前盈餘0.22元較去年同期0.81元衰退72.8%,
第二季末庫存29,362百萬元較去年同期24,272百萬元增加21%,
華固(營建業模範生)
前二季營業收入722百萬元較去年同期8,421百萬元衰退91.4%,
前二季稅前盈餘-0.46元較去年同期11.18元衰退104%,
第二季末庫存28,037百萬元較去年同期24,911百萬元增加12.5%,
遠雄(我都沒有哭啊)
前二季營業收入8,193百萬元較去年同期12,740百萬元衰退35.7%,
前二季稅前盈餘2.65元較去年同期5.62元衰退52.8%,
第二季末庫存63,765百萬元較去年同期48,203百萬元增加32.3%,
興富發(霧散了, 我發了)
前二季營業收入11,009百萬元較去年同期19,149百萬元衰退42.5%,
前二季稅前盈餘5.41元較去年同期9.49元衰退43%,
第二季末庫存85,254百萬元較去年同期69,398百萬元增加22.8%,
長虹(天龍國代表)
前二季營業收入1,086百萬元較去年同期7,086百萬元衰退84.7%,
前二季稅前盈餘0.86元較去年同期19.76元衰退95.6%,
第二季末庫存24,474百萬元較去年同期17,556百萬元增加39.4%,
...(恕刪)
半部九微江湖險,猶記當時送華顏;若問此生何所似?半生懸念半生緣。
metta-sati wrote:
看地方吧
我選擇住天母 很滿意~
綠地 路樹 公園 河堤
非常非常的多,而且好幾個 幾萬坪起跳的公園...
隨便一條路都是滿滿的樹
嫌樹不夠,後面就是陽明山 或是 故宮附近的山 空氣很好
七段這邊地質還是岩盤地 抗震又不淹水
人口密地低~ 才5萬人如果算到泛天母也才8萬人,非常寬敞
大片寬敞的地也很多 8萬人口 光是學校就超過20間以上
周遭醫院就四間 裡面兩間是醫學中心等級
還有三間大型百貨
由於這些大型設施 以至於
住宅面積很少很少,而且很多都是住1 住2 容積低的分區
汽車 摩托車也很少
一點都不會向你說的那樣擁擠
所以還是要看地方
天母算台北少數綠地還算多的地方,但代價也是價格不斐呀~
若本身是有錢好野人就算了~
但我說的是一般為了那一點收入營營汲汲的小老百姓,
如果剛好十年前房價才一千出頭萬的時候買了間房,
何不趁現在價錢好把它賣了,到外縣市退休呢?
就算用力工作拼一輩子也不見得存的到2~4千萬的現金~
以現在台北的房價來算,把台北房子賣了,可以很輕鬆的到台中買間幾百萬的房,
享受寬敞舒適的市容、大片綠地,同時還有幾千萬現金退休。
何必一大堆人拼命的往台北擠,把自己關在這座密不透氣的城市呢?
maxkingella wrote:
小弟雖不算土生土長的...(恕刪)
andylong19810406 wrote:
我只知道你投資台中的房子卡得很辛苦
錯~
我房買在新竹~投資的是店面,工作業務更與房地產毫無干係~讓您失望了~

另外以前家人有在台北投資房產便成兇宅的經驗,
所以無論如何,我這輩子都不會再投資第二間自用住宅~
未來要繼續投資房地產,我一定會繼續選店面。
我的命題不是台中有多好多棒,而是為何大家都要拼命往房價遠超過自己負擔,卻又毫無生活品質的大城市擠?
這是個生活價值的哲學思維~這關乎的是生活型態和價值的選擇,無關實際地點的選擇(你高興可以把台中換成任何一個房價比起台北低很多,機能卻有80分的地方)~因為房地產本來就是一場權術遊戲~
這裡會舉台中當例子,是因工作常到台中找朋友、客戶,覺得整個台中氣候、日照率、寬敞的都市建設、
生活步調等比較起來,是台灣最宜居的地方,物價較便宜,過的也比較像"人"過的生活。
另一方面,這幾年因業務往來,陸續的認識了幾個從台北退休的人,
有1X級公務員、科技業員工、做泥造的等等,重點是他們沒一個超過45歲...
這幾年台北房價大好,就真把台北通通賣了,到台中提早過退休的生活。
當然大部分人也還在工作,但生活經濟壓力芸芸,和當年在台北完全是不能比,
因為每個可立即變現得資產,都破2千萬...把台北房子賣掉得來的~
他們有生之年,只要生活不要揮霍,經濟體系不要突然大崩壞,基本此生無虞了~
上述這些朋友,如果他們選擇繼續留在台北,可能至少還要再努力個5~10年,
才能"剛好"把10年前買房的貸款全數繳清~而在那之後他門仍然必須要為後半生努力工作...
和現在手上握有數千萬現金,一間在台中機能也不太差的房,舒服的生活環境~
這樣相比之下,哪一個生活比較愜意呢?
maxkingella wrote:
小弟雖不算土生土長的...(恕刪)
six8three25 wrote:
那我到建議一下 ! 賣掉台北台中桃園新竹的房子 , 去買屏東大地坪別墅 !
"地坪"300坪 ! 兩樓建坪100坪 ! 500萬就買的到 ~ 有需要我幫你介紹一下 !
台北隨便2000萬起跳 , 花500萬 ! 剩1500萬 , 鄉下花費少 , 每月給你花3萬就很多了 ! 不去賺只吃這1500萬 , 也可以吃40年以上 !
1500萬放定存 , 1.5%利息 , 月息1.8萬 ! 去便利商店打工1.2萬隨便賺 ! 這樣幾輩子都吃不完 ~
您沒看懂我的命題...
賣掉首都圈的房,搬到另一個房價相對低廉,機能也不算太差的城市。
以現在台北房價,隨便賣一間再搬到另一座大都市去過生活,只要不要太揮霍,生活也可以過得很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