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女朋友去看了一個竹科附近的預售案,代銷告訴我們可以想辦法讓合約書上的成交價寫高一點,不但可以貸款多些,還可以墊高帳面上的房價,如果之後要轉 售時房子可以賣好一點的價格,而且新竹一堆建商都這麼做.......所以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在寫平轉的,可能不是真的平轉,而實價登錄的價格也不是真正的 購入價.....想請問一下,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嗎??
這不就是你的親身經歷嗎?既然體會過了,那你還相信實價登錄嗎?不過,當實價登錄跟稅賦掛勾之後,這種狀況就會減少,畢竟,當實價課稅之後,建商賣高就要按照成交價付17%的營所稅。而賣方也不太可能會輕易的讓買方做假,成交價報的越高,賣方所得稅就繳的越多。可以肯定的是,政府一定是贏家。當房價漲,賣方賺錢,政府的所得稅就大豐收,當房價跌,賣方賠錢,政府的打房就成功了!不管以後漲還是跌,政府一定穩賺不賠。
有想過以後繳稅的問題嗎?建商為了賺你這筆什麼話都說得出口,但這種不誠實的銷售手段,很難令人相信他的品質吧!再者,您是買預售屋,面對最需要信用的預售屋,卻是這麼不誠實的銷售手段,您,買的安心嗎?mangojuice wrote:最近和女朋友去看了一個竹科附近的預售案,
不用懷疑 這是非常普遍的情形 我自己也遇到過建商的說法是 對你只有好處沒壞處,可增加貸款額度,之後要賣時實價登錄較高比較可賣高價,對建商的好處是 有利於他賣其他戶拉高賣價手段但是你要想看看,1.增加貸款額度-->借的錢還是要還阿2.之後要賣可賣較高價-->你是投資客嗎,不然通常買下去要住個10年左右,到時候房價要成交高低哪是依據你十年前買的價格來看啊3. 幹麻做違法的事讓自己未來提心吊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