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連棟老公寓的地權劃分問題

我家有棟老人家留下的老公寓,幾年前建商找我們這個連棟四樓公寓談改建,列出各戶改建後可換得的坪數,結果我們發現分到的比左鄰右舍少,但我們這戶的房屋室內坪數和左鄰等大,更比右鄰大,怎麼可能分到的最少最小呢?再細查才發現真相如下圖(圖技拙劣請見諒)
連棟老公寓的地權劃分問題
中間紅色系的土地的確比兩側綠藍系的少
改建雖未談成,但引出的問題一直很困擾我:
當初老人家買房(向建商買一手新房時),計價應該和現在一樣是依建坪數算的,果真如此,四十坪的單位就比三十坪貴,但以較廉價錢買三十坪房,腳下踩的產權竟然比四十坪大?
現在的大樓,土地產權應該按各戶坪數依比例分持,也就是我家和左鄰應比右鄰多,不可能坪數小的權狀持分反而大,這才是我理解的分配,為什麼老公寓如我家是前述情況?還是其中有我沒搞清楚的地方?煩請了解其中原由的各位指點
2014-06-22 18:39 發佈
藍+紅+綠 是一個地號,
還是 藍 紅 綠 各有一個地號?

THE666 wrote:
藍+紅+綠 是一個地...(恕刪)

抱歉我是外行,我只知道我家地價稅單上有個地號,至於隔壁兩家地號是否相同就不知了
請問地號相同或不同在這個問題上的差異為何?
什麼地方?

台北市新北市這問題值得討論,

其他地方我個人認為差不多,

不要差別太大就可以了!
peace63 wrote:
抱歉我是外行,我只知道我家地價稅單上有個地號,至於隔壁兩家地號是否相同就不知了
請問地號相同或不同在這個問題上的差異為何?


同一個地號,才能和你開版所說,
建物面積越大,土地持分面積越大。

如果是各有各的地號,
那表示隔壁棟,建物土地面積大小的比例和你沒有關係,
雖然你們是連棟,但實際上要把三棟各自分開來看。

如果不知道隔壁地號,還有個辦法判斷是不是同地號
你可以看一下你的土地權狀,
上面有個持分...大概是長這樣.....1/5 或是 2200/10000
你看你的持分上面寫多少,還有你這一棟有幾戶?
個案在台北市,簡單的說,右鄰房屋建坪僅為我宅四分之三,可以等算為原始屋價的比例,但土地持有面積我們卻只有對方的九成,再和幾乎等大的左鄰比,我宅略小,約為對方面積的98%,但土地持有面積僅為對方的78%。以台北地價計算,這個差異就不是小數目了。666兄提醒的地號問題,我查了當初的改建提案資料,的確各有獨立地號,不是大樓同一地號的情況..
不曉得這是建商當年圖省事隨便切切報出去的,還是怎麼分割成這種情況。當年我們樓上下鄰居長輩可能都沒留意這個差異,不然怎麼會同意這種分割法?不知別的老公寓可能也應該有類似的情況..

peace63 wrote:
不然怎麼會同意這種分割法?不知別的老公寓可能也應該有類似的情況..


我猜當時是這樣...


THE666 wrote:
我猜當時是這樣......(恕刪)

就是這樣的情況,只是我宅(紅屋)不是獨大,是與左宅差不多等大,但比右宅大一號,結果不知怎麼報到地政的分割,把左右兩側溢出建物的土地都分給藍綠兩宅,紅宅居中就被夾殺了..

peace63 wrote:
結果不知怎麼報到地政的分割,把左右兩側溢出建物的土地都分給藍綠兩宅,紅宅居中就被夾殺了..


都發局都市計畫便民資訊

點地籍套繪查就知道,公寓本來地號就是一棟棟分開
你家左右那兩棟旁土地,不管是巷弄 空地 防火巷或道路,那都是私人土地,即便是老公寓,地也不會全蓋滿
改建 就是把房子拆光 剩土地
按土地大小比例分配很合理阿.

至於當年為什麼你登記的土地比較少 鄰居比較多
是另一個問題

鄰居也可以主張 他們多年來繳的地價稅比較多阿

板大 可以查一下 民法799條 修法前 修法後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