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921之前跟之後建的房子說真的在結構的強度上就有一定的不同. 新成屋的售價比舊屋來的高這是一定的道理. 但這幾天我到台北辦事時看到幾個房仲的廣告. 很多30~40年以上的老屋開出來的價格若是在比如大安民生區的話, 現在的售價說真的跟新的屋子好像差不了多少. 還有一些可能是根本沒電梯的老式公寓.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想? 但我是覺得. 一個房子總有年限的限制在. 經過了大地震後其結構說真的一定會受到影響. 換言之這些舊房子除了地段的好處之外在他的硬體結構部份不管你再怎麼修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問題存在.我真的找不出值得花那麼高的錢去買的理由. 但在台灣的房地產市場上卻可以藉由這樣的炒作搞成今天這樣的價格真的是令人不知道要講什麼才好.
講到都更也常見一些碰到都更就要坐地起價的釘子戶. 我們家是非常支持都更的族群(房子老了要是可以更新絕對是對安全更有保障). 但我真的搞不懂那些要坐地起價阻礙都更的人在想什麼? 前兩年聽到關渡竹圍那有一個案子, 建商只要求一戶支付100萬的停車位費用. 其他發放回來的扣掉公設的話差不多跟現有的都差不多(都出來的戶數就歸建商), 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住戶不爽合作而做罷. 我聽完這個故事後(我朋友是住戶)我只是有種感覺, 現今是沒有進一步的災害你還可以跟建商討價還價. 改天要是再碰到一次921. 若房子如東興大樓整個垮掉的話我看就算你拿500萬出來的話搞不好建商都還不願意幫你重建(因為角色整個對調了嘛!!)
綜合以上的兩個狀況, 台灣人好像覺得房子都可以用到100年沒有安全疑慮. 但就我們所處的地理環境其實根本就不可能的不是嗎??
vince0928 wrote:
台灣在921之前跟之...(恕刪)
一直被爆的大陸海砂屋也是一大問題
但炒房集團不看這種東西吧
只要房子可以低進高出可以獲利了結就好
管你房子會不會出問題
買進再賣出...當然不是要自己住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