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房市會崩盤嗎?
從正面的角度看來,多重因素支撐了台北市房價,因此任何一個因素轉弱,可能都不會真正影響房價。但相對的,也正因為台北市房價是因為多重因素的拉抬才能攀升到現在的水位,因此只要有一個因素開始鬆動,就很可能造成連鎖效應讓游資撤離。簡單的說:台北市房價「目前」絕對具有高水位的條件,但要這些條件持續成立、長期支撐住這房價則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基本上我認為台北市房市目前已經湊齊所有泡沫膨脹到極點的條件,最好的情況就是此刻,盛極而衰、由復反剝不變的真理,問題只是泡沫破裂將發生於何時。至於崩盤會崩到怎樣的程度,我的看法是PRR將跌回20~30倍的位置。目前台灣GDP成長已經不快,經濟沒有動能、產業不斷外移,其實越來越沒有拉高房租的條件;在GDP不可能快速成長、房屋租金佔日常生活比例沒有快速提高的可能下,房價至少腰斬是沒有太大疑問的事情。
我認為貨幣寬鬆何時結束將會是影響泡沫是否開始破裂的短期關鍵。只要央行開始調高利率,資金一定開始往定存移動;而貨幣寬鬆結束時也一定是景氣真正回溫時,這時候資金更會往股市跑。我認為投資客貨幣寬鬆結束之後,沒有任何理由不迅速脫手流動性差的房地產,將資金轉往其他地方。至於目前看似強勁的需求,相信我,在房市連續三季都跌10%以上的時候,現在市場上所有的信心都會轉為恐懼。
如果一、兩年內貨幣寬鬆沒有結束,那麼另一個可能的房市反轉點則是勞動人口比例(也就是所謂人口紅利)開始下降的時候,時間大概會落在2015~2017年之間。高齡化對於任何國家而言都是一個長期衰退的跡象,日本房市泡沫破裂時間點跟人口紅利消失相當接近,這到底是湊巧還是因果關係,我想台灣就是下一個很好的觀察對象。
當然,現在這時間點也不是不能買房子。如果你現在的現金足以支付八成房價,同時依照你目前工作的薪資水準只需要十年就可以把剩下兩成房貸輕鬆還完(輕鬆的定義是:每月房貸不超過薪水的三分之一),同時你又有非常強烈的自住需求,那麼當然可以買房子。如果建商告訴你「自住沒關係」,那麼你不妨這麼想,當你的房子只剩下二分之一的價格,而你還得付20年的高房貸時,如果你還認為沒關係,那就真的沒關係。
最後,我只想祈禱台北市房價真正崩盤時,自殺的人不要太多。即使這樣的未來幾乎是迫在眉睫。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