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遠來看,房價的漲跌真的不必太在意

只要不是短期持有
或不是炒短的人都只繳寬限期那種
以長遠來看,房價的漲跌真的不必太在意

大家都說買不起房
其實是喜歡的買不起
我也想住在大安森林公園還可以走路去吃永康街
可是我辛苦了大半輩子也是買不起

先說我是六年中段班
我也是市井小民並非家底豐厚
當年剛出社會專科學歷也只有二萬三
遇到大學生就是矮一截
也是咬牙硬撐過來

你們可以說當時物價便宜
可是其實那時房貸利率是9.66%
那時候都是騎中古豪邁啊
那裡有錢買其他的奢侈品
連BBcalll都是copy我哥的

可是那時就知道一定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就算會漏水,只要是我的我都甘願

我第一間房也是買舊公寓還是五樓勒 真的爬死我了
在中和員山路230萬,旁邊還有地震倒掉沒拆的華陽市場
那時也沒有什麼銀行有信貸這種東西
標一個會就付頭款了,買那裡是因為只買的起那裡
買完房子我連餐桌都買不起 用折疊桌和板凳吃飯
那一年忠孝東路破45萬/坪,我也是看著電視搖搖頭

後來三年後,每天被壓榨,工作越來越晚下班了
騎我的破機車回中和都半夜了
才賣掉中和23坪換買中山區套房
這十幾年來才陸續買房結婚及生小孩

其實每個時代都有困苦的一面
在工作上六年級現在還是被五年級壓著打啊
五年級也還是要向四年級負責啊
那三年級不還在董事會撐著
都指責別人佔盡社會資源對自己並沒有實質的幫助

2014-05-07 18:2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房價 漲跌
henrycrliu wrote:
只要不是短期持有
或不是炒短的人都只繳寬限期那種
以長遠來看,房價的漲跌真的不必太在意

大家都說買不起房
其實是喜歡的買不起
我也想住在大安森林公園還可以走路去吃永康街
可是我辛苦了大半輩子也是買不起

先說我是六年中段班
我也是市井小民並非家底豐厚
當年剛出社會專科學歷也只有二萬三
遇到大學生就是矮一截
也是咬牙硬撐過來

你們可以說當時物價便宜
可是其實那時房貸利率是9.66%
那時候都是騎中古豪邁啊
那裡有錢買其他的奢侈品
連BBcalll都是copy我哥的

可是那時就知道一定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就算會漏水,只要是我的我都甘願

我第一間房也是買舊公寓還是五樓勒 真的爬死我了
在中和員山路230萬,旁邊還有地震倒掉沒拆的華陽市場
那時也沒有什麼銀行有信貸這種東西
標一個會就付頭款了,買那裡是因為只買的起那裡
買完房子我連餐桌都買不起 用折疊桌和板凳吃飯
那一年忠孝東路破45萬/坪,我也是看著電視搖搖頭

後來三年後,每天被壓榨,工作越來越晚下班了
騎我的破機車回中和都半夜了
才賣掉中和23坪換買中山區套房
這十幾年來才陸續買房結婚及生小孩

其實每個時代都有困苦的一面
在工作上六年級現在還是被五年級壓著打啊
五年級也還是要向四年級負責啊
那三年級不還在董事會撐著
都指責別人佔盡社會資源對自己並沒有實質的幫助
...(恕刪)


大家都認為自己的成功是努力得來的,忽略環境跟運氣

大家都認為自己的失敗是環境跟運氣,忽略自己的努力

所以永遠討論不完

大家想要說明自己多肯打拼,總是跟別人說自己以前多困苦多努力

大家想要跟別人吹噓自己很有能力,就隨口帶帶也不知道怎樣回事自己就這麼成功了

所以永遠討論不完

回憶不是實實在在的將經過刻在你腦中

而是每次回想的時候大腦都重新建構一次

所以永遠討論不完

每個人都相信自己如果出生在現在這個世代

也能獲得相同甚至更高的成就

所以永遠討論不完


henrycrliu wrote:只要不是短期持有
或不是炒短的人都只繳寬


樓主的第一間房當年專科生起薪100個月可以買到

請問現在那同樣間房(屋齡又更舊了),大學生起薪的幾個月才買的到呢?

bb call的年代汽油一公升約20…
不在意漲跌的話
我建議你現在把中山區的套房.換成北市的好學區3房
因為你已經有小孩了.居住品質很重要.

henrycrliu wrote:
只要不是短期持有或不...(恕刪)


其實你講的是沒錯
但是...有一個重點是 現在房價在高點大家都知道
現在花1000萬去買,為何不等跌10-30%再下手??

不要說什20年或30年後...會不會大地震震倒都不知道
更何況台北市及二線城市 1000 萬是能買什??
不就是30-40年的老屋???

花1000多萬買 30-40 年老屋? 是期待能住多久??
住到下一個黃金20年?? 等那時已經是 60 年老屋了.還能住人??

上一波1990老一輩的就不少被套20年才回到原價的房子.

現在下手會不會是另一個被套20年?沒人知道.
但可以確定的是房子越蓋越多,人口越來越少.
jiangliki wrote:
其實你講的是沒錯
但是...有一個重點是 現在房價在高點大家都知道
現在花1000萬去買,為何不等跌10-30%再下手??

不要說什20年或30年後...會不會大地震震倒都不知道
更何況台北市及二線城市 1000 萬是能買什??
不就是30-40年的老屋???

花1000多萬買 30-40 年老屋? 是期待能住多久??
住到下一個黃金20年?? 等那時已經是 60 年老屋了.還能住人??

上一波1990老一輩的就不少被套20年才回到原價的房子.

現在下手會不會是另一個被套20年?沒人知道.
但可以確定的是房子越蓋越多,人口越來越少.囧


30-40年老屋比你想的貴
因為土地持份大有都更"想像"
貴的是土地不是房屋
等10年後現在一些20年電梯大樓會完全沒題材可炒
很有機會便宜
這一波會是台灣最後或倒數第二波房市大多頭
沒跟到就真的別進場了
最後一波我想大家心知肚明
另外台灣總人口其實是在增加
是快沒有人口紅利了也就是工作人口小於被養老人.小孩
還有在海外位居竹在台灣的人太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