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成本跟 醫療成本 其實應該是很高的~
只是台灣習慣好日子、以為居住 跟 醫療 應該很便宜.....
在國外
房屋的維修成本其實滿高的
房屋的稅率是很高的
但台灣人卻不準任何東西漲價,那薪水要怎麼漲@@?
至於電費
先別說全球最強的綠能丹麥
我們來談談 德國好了
德國2022年要全面廢核
目前核能使用的佔比是22% 跟台灣差不多
但他們的電費已經高的嚇人
平均家庭電費是8000台幣/月
大概是台灣的10倍
也就是說 台灣一期的電費帳單 是1.6萬~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WebArticle.aspx?id=54109
![德國電費 與 處境 [附全球核電廠分布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404/mobile01-7eec4d7f06dad6bb2aaf3ece16d36a8f.jpg)
![德國電費 與 處境 [附全球核電廠分布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404/mobile01-2110da0c36c942ecbce9614edc08f133.jpg)
![德國電費 與 處境 [附全球核電廠分布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404/mobile01-a56b92b0808138e9e25592a97a342106.jpg)
![德國電費 與 處境 [附全球核電廠分布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404/mobile01-e2db3bddef4c0d8fb615412c91e39019.jpg)
![德國電費 與 處境 [附全球核電廠分布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404/mobile01-038d32d350923cd9b114d3b5eb785b40.jpg)
![德國電費 與 處境 [附全球核電廠分布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404/mobile01-bf1204151b2bdb962b17172b012fcc38.jpg)
全球 日本 中國 核能發電廠分布圖
![德國電費 與 處境 [附全球核電廠分布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404/mobile01-f3c16dff6145d14a623701863afe25e4.png)
![德國電費 與 處境 [附全球核電廠分布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404/mobile01-7eda4d0f1eb5eb9a89c28dfc58a86bfc.jpg)
![德國電費 與 處境 [附全球核電廠分布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404/mobile01-602c88c4caf301ae13a1b8bf0cf4c81a.jpg)
攤開德國一般家庭的電費帳單,一年約要繳二千三百歐元(約合新台幣九萬六千元),
其中僅三成是電力成本,剩下七成是各種稅及附加捐,
當中以再生能源附加捐最大宗。和二○○○年推動再生能源時相比,
德國電價已漲了一倍,這些電價上漲三分之二是來自各種稅與附加捐。
二○一三年每戶要繳的再生能源附加捐漲到每度五.二八歐分(約合新台幣二.二元)
,今年預估要再漲近兩成。
廢核的代價 德國人最知道!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德國加速廢核,前後關閉八家核電廠,
轉型之路走到今天,換到的卻是高污染燃煤發電量節節升高。
2013年,德國燃煤火力發電量達一千六百二十億度,創近二十年來最高水準,
因為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是「看天吃飯」,電力供應極不穩定,既然不能再擁核,
為確保電力來源,只好依靠傳統的燃煤發電,形成「再生能源多,高污染發電也多」的怪現象。
這些附加捐使德國電價在全歐洲高居第一,但德國可不是每個人都有錢,
窮人家庭因為住宅社區未更新,無法使用天然瓦斯熱水器,只能使用電熱水器。
許多窮人即使領了政府救濟金,想在零下溫度的冬夜裡開電熱水器洗個熱水澡,
這些救濟金支付的電費只夠他洗不到五分鐘。
二○一三年,德國有三十萬戶家庭因為繳不出電費而被斷電,
這種「能源貧窮」的現象在德國首善之都柏林亦非罕見。若被斷電的家庭想要復電,
還須支付一百歐元的「復電費」,《明鏡》稱「電在德國已經變成奢侈品」。
電價高漲使一般德國家庭「惜電如金」:冰箱只開幾秒就立刻關上,
髒衣服要堆好幾天才用洗衣機洗,廚房做飯時幾乎不開燈,
低收入家庭到晚上更是一片漆黑。許多德國民眾都抱怨,他們付的電價太高,工業用戶付的電價太低。
2013年印度調漲非核電價, 造成電價上漲, 其中受害最深的是處於弱勢的貧窮階層, 因為電價上漲, 貧窮鄉鎮的學校和家庭無法負擔照明 嚴重影響學童教育, 最後還爆發了大規模農民示威抗議
德國推動"能源轉型"這幾年來, 電費上漲超過一倍, 根據去年的統計, 有超過60萬戶家庭因為無力負擔電費而被電力公司斷電,生活陷入黑暗
製造業想出走
南部業者沒電用,優勢不再
另一方面,企業也有苦難言,德國工業電價在二○○○年時是每度五.七九歐分,
到二○一三年已漲到十三.三四歐分。據德國工商總會調查,
四分之一的德國製造業因為電價太高而打算出走。
德國南部業者最有危機感,因為德國核電廠大部分設在南部,
二○一五年起這些核電廠就要陸續關閉,而燃煤與再生能源電廠又多在北部,
輸電網目前還在建置中,儲存電力技術也還沒開發成功。德國經濟部預估,
光要建置這些電網和開發儲存電力技術,至少又要花三千億歐元。相較鄰國波蘭等地的低電價,
「德國製造」的優勢,正因高電價而逐漸消失。
此外,在日本福島核災後,德國政府迅速關閉八座核電廠,並非因為這些核電廠出了什麼安全問題,
只因政治考量就被勒令停機,而德國政府卻未對這些核電廠進行任何補償。核電廠不甘損失,
上法院控告政府違憲,光一家電力業者E.On就向德國政府求償八十億歐元,
如果把其他業者損失計算進來,德國政府若被判敗訴,又要負擔超過一百億歐元的賠償,
這最後當然又是要用一般民眾電費裡的「附加捐」來還。
當年推動「能源轉型」時,出身綠黨的德國環境部長特里登(Jürgen Tritten)曾對民眾說,
再生能源讓一般人民多花的錢,不會高於買一球冰淇淋。
二○一三年當時的環境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
修正了前部長的話:德國民眾為再生能源多花的錢,「足夠把菜單上所有冰淇淋都全買下來了。」
如果還有人相信「不用付任何代價就能廢核」這種話,不妨先看看德國的例子。
1.6萬的電費帳單其實還好~ 所有物價的狂飆 才是恐怖的
商家 工廠 都是用電大戶...這些成本絕對會反映在各位身上
這時候 窮人會第一個死,接著 中產階級 會第二個死...
但林義雄先生 可能沒想到這點...左派擁護者 最保護的就是弱者
但...這次卻不是...
另外...台灣廢核後, 左岸一整排海岸線 也全是核能發電廠...韓國日本 都依然再增加核能...
-----------
我個人也不喜歡核能
我傾向台灣可以發展
@地熱發電~~ 代價昂貴~ 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 挖到500米深....
地熱發電基本資料
@染料敏化太陽能板~ 取代建築物磁磚 代價是 人人要出錢重新拉皮
@中型SOFC 氫能燃料電池~~代價是.. 極高的建置成本
@核四改機組 成為燃燒天然氣~~代價是.. 要建港口 +進口天然氣 要買船
PS : 不可行的方案
1 風力 = 台灣風不夠,空間不夠、發電量不夠
2 矽晶太陽能 = 成本貴、土地超級貴、發電量小又不穩、生產汙染嚴重
導電漿是太陽能電池的重要材料,約占太陽能電池片總生產成本的 10%,
以一片6吋的太陽能電池來說,就需要1.5克的鋁漿、0.1克的背銀及0.2克的正銀。
----------
不管反對 或贊成
希望你能提出方案
不要一味的嘴砲批評
請提出合理的方案再來回復~
法國 核能是77%
法國有59部機組共63.3百萬瓩容量,為全世界第二大核能發電國,僅次於美國;惟其核能發電佔比(2007年為77 %)為全世界第一。法國從70年代為一淨能源進口國,迄今法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淨電力輸出國。因此電力為法國第四大輸出項目,每年可賺30億歐元。法國電力公司(EDF)將其總發電量的15 %出口至鄰近各國,成為世界第一的電力出口國。法國在經濟合作開發組織的30個加盟國家中,為第四大能源消耗國,但法國每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卻是第24名,主要是大部分電力來源為核能發電之故;同時核能發電也在法國自給能源規劃中扮演重要角色,使其能源自給率高達50 %。核能年發電量自1990年起歷經14年,成長了43 %。法國認為核能為重要的能源供應安全之基礎。法國2005年通過的能源法,除明確宣示積極持續支持再生能源發展外,亦指出為提供穩定的生產電力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法國能源政策法仍維持核能的選擇架構。[7]
美國更過分
人口是台灣的12倍 但發電廠卻有104組
美國[編輯]
美國為全世界最大核能發電國,共有104部機組100.6百萬瓩
產生近20 %的全國電力。[1]美國自從1977年以後,就沒有新的興建機組定單;
然而,在2002年,美國能源部啟動「核電2010計畫」,主要為藉由共同承擔財務及法規風險,以興建新設計電廠。在2005年,美國政府通過「能源政策法」,主要內容為強化能源自主,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並主張核能是能源自主的重要一環,認同核能是安全及乾淨的能源。提出美國應該恢復建造新的核能電廠,制訂「風險保證及發電稅的減稅措施」,以支援新建核能電廠。此外,2005年的法案亦授權撥付12.5億美元在進步型高溫同步產氫反應器之研究發展。由於這些及其他的結果,在2020年時,將會有實質的核能容量加入。[2]另外,提出全球核能夥伴計畫,編列2.5億美元預算,其目標為與具有先進核能和平利用計畫的法、日、俄等國合作,開發新反應器及核子燃料循環的技術。[3]
德國[編輯]
在過去,德國運轉的17部核能機組共20.5百萬瓩容量,提供約25%的電力;
於2001年由德國政府與其主要電力公司達成協議,決定逐步關閉全國的19個核電機組,
平均一部核電廠壽命為32年。在福島核災前,德國總理梅克爾支持核能,因此曾經於基民黨內部會議上表示:逐步淘汰核能的決定是錯誤的,德國在八大工業國中已被孤立於核能議題之外,尤其義大利和英國政府修正政策後,更公開支持核能,梅克爾更於結論中指出一定要再重新討論核能發電的議題。
2001年提出廢核主張及2012年修法廢核 2001年6月14日德國政府與能源公用事業簽訂逐步廢除核電決議;後於2002年修訂原子能法,規範現有核電廠商轉至既定年限後逐年除役。 (二)2010年重新檢討廢核政策,規劃核電廠延役 2010年德國發布能源政策行動綱領-「能源概念」,規劃既有核能機組延役,並計畫課徵核燃料稅,作再生能源發展與能源效率改善之用;並於同年修訂原子能法,
將1980年前商轉之7座核能電廠延役8年、其餘10座核能電廠延役14年。 (三)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宣布2022年廢核時程(梅克爾在核災後轉向支持廢核) 修訂「和平使用核能和防止核損害法」,規範既有核能機組不延役,於2022年以前全數除役: 1.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德國總理梅克爾宣布8座核能機組將永久停止運轉。 2.其餘9座核電機組,將陸續於
2015年停1座,
2017年停1座,
2019年停1座,
2021年停3座;
為避免德國電力供應中斷,1988年後興建完成的3座核電機組將持續使用至2022年底。[來源請求]
德國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的政策,本來被認為是很貴的,但德國對再生能源的大規模補貼,讓再生能源的成本在短時間內大降。例如太陽能電池發電的成本,下降幅度快過許多預測,
在2014年以前就已經與核電打平;
而離峰時間的風力發電,比核能便宜太多。
法國的工商業認為,法國的工業核能電價不能再上漲了,
否則法國工業將無法與德國競爭;
但法國電力公司強勢回應,說不可能一直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電力。
總之,德國的再生能源政策比法國的核電方案省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