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父子看淡陸房市李澤楷低價賣商辦

低價表示未來會更低
這叫停利
以後就是破底再破底



李嘉誠父子看淡陸房市 李澤楷低價賣商辦



 房市記者林殿唯/綜合報導李澤楷旗下的盈大地產日前宣布出售位於北京的商業大樓,但售價遠低於市場預期,使公司股價昨(9)日暴跌21%。此交易完成後,盈大等於出清位於大陸內地的資產,被視為李嘉誠、李澤楷父子看淡大陸房市的象徵。李嘉誠、李澤楷父子近年來處分大陸不動產情況。(截取自中時電子報)盈大地產公告指出,以總價9.28億美元出售位於北京三里屯的北京盈科中心,買方則是泰國華僑吳繼泰旗下的基匯資本。盈大在2004年購入盈科中心,當時估值為39.26億港元,到了去年底的估值上升到66.75億港元,所以從帳面上看來,盈大這次出售盈科中心獲利頗佳。但是事實上,盈科中心在去年傳出有意出售的消息時,市場預估售價達到80億港元,所以這次脫手被視為是降價出售,加上公司並未表示要發放特別股息,導致盈大地產在香港的股價昨日大跌21.47%,以每股5.23港元作收。盈科中心的所在地三里屯是北京重要的商業與高級住宅區,但自從台灣太平洋百貨在2011年撤出盈科中心之後,空出來的商場樓層一直找不到店家進駐,也影響租金收入,這被認為是李澤楷出售的主要原因。在出售盈科中心之後,除了保留物業的冠名權與招牌之外,盈大地產在大陸內地幾乎沒有重要資產,幾乎等於退出大陸房產市場。大陸房地產近來降溫跡象明顯,中國指數學院公布的3月份百城新建住宅均價雖是連續22個月上升,月增率0.38%,但比起2月份0.54%的增幅卻呈明顯萎縮;此外,3月份住宅價格年成長10.04%,雖然是連16個月走升,但漲幅也不如2月份的10.79%。在房價走弱之前,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與長實集團就已經多次出售位於大陸內地的商業地產,包含上海陸家嘴精華區的東方匯經中心大樓、南京市的國際金融中心大樓等。市場更預估,李氏父子近一年以來所出售的大陸內地房地產累計總額已超過200億港元,逢高脫手的跡象明顯。李嘉誠就曾在去年表示,大陸內地的房地產價格的確太高,一般老百姓已經難以承受,提醒投資房地產必須小心謹慎,並強調自己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2014-04-10 13:03 發佈
當你看到這新聞時, 會叫家中有房的親朋好友賣掉他們的房子嗎?

這些房產對他們而言是商品.....
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會隨著房價漲跌而買賣自己要住的房子嗎? 應該也是有.. 但應該即少數.....

你這應該是想要給頭客看的吧.....

不過經過奢侈稅跟實價登錄... 市場上還有多少投客呢? 還是有... 但應該已大減...
遠低於市場預期,那是假價格,有行情沒市場。
而且就算低價賣,怎麼知道不是商場手段,用於談判另一筆商場交易。
這太多變因在這上面,商人賠錢事不會做的。
別看專家的文章

但跟著贏家的腳步錯不了

自住客以後升息會比較辛苦

投資客慢慢的會平盤出(海洋都心有跡象)

甚至賠錢殺
他們算是很聰明的投資客,當房地產反轉時,首先是不好脫手很難賣,又要付一大堆費用,房子放久又會折舊,也難怪他們低價也賣,他們經驗老到看房地產很準,下一步是到歐洲投資,沒聽說因為服貿要來台灣大幅投資已處於高檔的台灣房地產。

有人還在幻想服貿會帶中國客來炒(雖然我是知道那是台灣房地產找不到利多,把這種黑箱作業大家都還懵懵懂懂的大利空-服貿當利多),那真的是不切實際,中國跟香港本身房地產都稀累累,需要補洞的一籮筐,還會有多少餘力來台灣,反而服貿鼓勵許多低所得的中國人來台灣這種比較高所得國家做服務業內需產業賺錢。

很多香港人有說,他們很早就簽服貿,但要到中國申請,很難通過,常被刁難,反而香港自由,只要符合條件,幾乎都准,結果一堆中國人來高所得的香港打工,造成香港薪資大跌,許多當地人找不到工作。

當薪資降低,許多人找不到工作,對於已經借很多錢買房的台灣人,會更繳不出貸款,雪上加霜。

講穿了服貿是一種騙自己人最好的藉口。服貿是要跟比我們高所得的國家簽才對,但人家政府沒這麼笨,也不需要當原來是台灣鄭氏權臣後來卻是大清高官的馮錫範之流,所以國際間很少有服貿協定。除非是像香港這種已被中國收回去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