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高房價下,長輩對於買房的態度?

蠻好奇大家 長輩 對於這樣高房價下買房
是抱持怎樣的態度呢

以我而言
買房到現在一年 都是被挑三撿四
自家這樣,配偶家也一樣

以這樣購屋的價錢
衡量實際購得房屋的地點與坪數等等
長輩無法滿意
老是拿"他們自己"的房子比較
說自己房子的坪數有多大
比我買的好太多....

但若他們滿意的坪數和地點
自己實在又無法負擔
偏偏長輩沒出任何一毛錢
只出嘴巴就是

或許某部分是希望跟他們同住
甚至建議我四十多歲再買
也不用貸款

的確是不用在意他們
但生平第一次花大錢,花了多年積蓄準備了房子
得到的回應這樣
有時也是覺得有點心酸

連裝潢都不想請他們看了
覺得也是會被唸

大家有類似情況嗎
成家立業 結婚還好 買房就不被祝福了..




2014-04-03 17:41 發佈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昨(2)日指出,目前市場買氣是「蛋黃降溫,蛋白結冰」,預估房價下修空間是「蛋黃區5%、蛋白區10%、蛋殼區15%」。

顏炳立並以「志玲依然休息,如花滿街跑」,形容住宅市場供給集中在二線區域及二線產品,但二線產品「如花」將面臨供給量大、缺乏接手的危機。

一般認為「蛋黃區」是指台北市如大安、信義等精華區;「蛋白區」是台北市郊區、新北市第一圈等地;「蛋殼區」是大台外圍房屋供給量大的新興重劃區等地。

顏炳立表示,不少案件的委託價格以前「很硬」,現在卻「可以談」,顯示目前房市已出現降溫情況。但是房價仍需回歸到供需本質,好的產品不論住宅或商用,價格都不會鬆動,只要有2.2%至2.3%的物件釋出,馬上有人接手。次級產品則會大量釋出,而中南部住宅價格今年上半年已經到頂,能否繼續上漲,就要看資金有無追價動能



應該是希望你結婚後繼續住家裡。時空背景都不一樣了,拿自己住的房子做比較也不合理。在硬凹找理由來嫌棄你找的房子。條件再好的房子都不會滿足他們。
要想請你們那些長輩不要對你們挑三揀四的說法的話!跟他們說,那我把這些買房子的錢給你們,你用這些錢幫我買出跟你們一樣大一樣好的房子給我看看,如果你可以,我們沒話說,如果做不到那就不要有太多意見了,順便問候他們一下,以前他們吃一碗陽春麵多少錢,現在一碗麵多少錢,物價上漲難道他們都無感嗎???老活在過去嗎???
能否繼續上漲,就要看資金有無追價動能...(恕刪)

能否繼續上漲,就要看資金有無追價動能

不知道是我外行還是怎樣,常常看到這種說法
都覺得這不是廢言嗎?
還是真有什麼道理在?

chinee wrote:
蠻好奇大家 長輩 對...(恕刪)

如果一切都靠自己,從房貸到裝潢都沒有跟家裡拿半毛錢,那就證明給他們看您是對的。如果長輩有資助,那就鼻子摸摸,忍耐一下。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樓主大概搞不清楚狀況.....看官也搞不清楚狀況......

房子太小當然讓大人不爽......沒他們的房間啦~~~~~

都太嫩了......唉!
就說,是要投資出租的,很認真的算預期租金收入,長輩一聽到投資兩個字,大部份因為不懂而不會有太多意見,當然現在房市有反轉跡象,可以逛看看
然後一交屋可以小小搬點家當走,到最後就說租不出去怕遇到租霸,自己就先住進去了,
個人是認為房屋只是一個寄居蟹的殼,不喜歡就換掉,能賺一筆是福氣,賠了就當買經驗,買房子想太多,三十年你也不可能買的,有位親戚看房30年挑三撿四,嫌東嫌西,最後她好像前兩年終於在三峽買了一戶兩房一廳的新屋,也花了900萬有吧,低調的不敢被別人知道怕被笑
本人最近也買新屋,先斬後奏,長輩知道後只問坪數跟地點,價錢最後才問到,沒有多大的反應,主要也是全部自己出錢,沒用到長輩的資助,所以還ok~~買房要自己喜歡,買了就不要後悔,衡量自己的能力,管他市場如何,如果在意長輩的話,可能一輩子都買不到。

chinee wrote:
蠻好奇大家 長輩 對...(恕刪)


我也是這樣,長輩一塊錢也沒支援,滿心歡喜的跟他們分享,但得到的卻都是冷言冷語,一直把房價停留在當年他們買屋時的價格。

也曾經因為長輩嫌價格太高而錯失了好房。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