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跟老一輩的聊天
他們大多都說以前台灣很苦,大家都窮
不像現在小孩吃好用好、打不得、罵不得,日子多好過
但我回想、拼湊他們的敘述...
當時他們平均月收入約8000台幣,當時一棟一般的中古屋要80~120萬
也就是說,假設不吃不喝,工作100個月~120個月能買下一棟房子。
但反觀現在,周遭年輕人收入25k左右,一棟一般中古透天也800~1200萬
也就是說,假設不吃不喝,要工作320個月~480個月才能買下一棟透天。
或許時空背景不同了,國民平均生活水準比起2、30年前大有進步。
但想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難度似乎比過去更高上許多。
最近也跟一些年輕人聊天,發現除了家裡本身有家產、有房地產的
幾乎大多自認根本沒有能力購屋。
25k的收入,光想要存下2、300百萬的自備款,似乎遙不可及...
-------------------------------------------------------
PS.這篇並不是想引起筆戰,我相信有心提升自己,年輕人不會永遠20多K的收入
但這裡單單是討論,以前大部分剛出社會的平均收入約0.8k(這是一般狀況)
現在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平均收入是20多K(這也是一般狀況)
這裡不討論特例,不討論努力、吃苦程度、生活水平...
單單討論,收入與購屋的難易比。
Nick 緯 wrote:
前陣子跟老一輩的聊天
他們大多都說以前台灣很苦,大家都窮
不像現在小孩吃好用好、打不得、罵不得,日子多好過
但我回想、拼湊他們的敘述...
當時他們平均月收入約8000台幣,當時一棟一般的中古屋要80~120萬
也就是說,假設不吃不喝,工作100個月~120個月能買下一棟房子。
但反觀現在,周遭年輕人收入25k左右,一棟一般中古透天也800~1200萬
也就是說,假設不吃不喝,要工作320個月~480個月才能買下一棟透天。
或許時空背景不同了,國民平均生活水準比起2、30年前大有進步。
但想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難度似乎比過去更高上許多。
最近也跟一些年輕人聊天,發現除了家裡本身有家產、有房地產的
幾乎大多自認根本沒有能力購屋。
25k的收入,光想要存下2、300百萬的自備款,似乎遙不可及...
-------------------------------------------------------
PS.這篇並不是想引起筆戰,我相信有心提升自己,年輕人不會永遠20多K的收入
但這裡單單是討論,以前大部分剛出社會的平均收入約0.8k(這是一般狀況)
現在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平均收入是20多K(這也是一般狀況)
這裡不討論特例,不討論努力、吃苦程度、生活水平...
單單討論,收入與購屋的難易比。
很簡單可以這樣思考~~上面大大也已經說了.....以前都是農田 沒有所謂好的生活機能 更何況捷運....
所以如果要認真比較的話 應該以一樣的環境做比較 以台南的農村來比較....
不能以已經發展中的城市來比較(不只台北 各縣市有百貨公司 現代的生活機能 皆不能比較)
就像原本大家都是種田的農地 有其中一塊被政府徵規劃做商業區 變建地了(價值當然不能再一起比較)
薪水一個月22k 6年左右的台南鄉村透天(參考591)也才500萬!!
應該這樣比較會來的比較合宜吧!!
所以有沒有比以前更難買房子? 有!!有難一點 但沒有難很多
加上現在利率較以前低 也算是現在一大優勢
而且相信現在的鄉村生活機能也比以前好許多~~(食衣住行育樂)
所以"物價上漲有影響"但是"生活機能上漲"也是不爭的事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