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專門為買方服務的房仲嗎??
既然屋主可以請房仲幫他賣屋
買方也可以請房仲幫忙買屋
買方可以請房仲去跟賣方的房仲談判
這樣買方只是要付出相對的服務費就可以
也不用怕被對方用話術或是一些奇怪的方法乎巄
買方只要跟房仲說我希望用多少錢買到這間
如果你自己可以談到更低的價錢
那多的就當作服務費 這樣不是很好嗎??
畢竟買房子有很多眉角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
而房仲對這方面是身經百戰的
可是現在好像都是一個房仲
而這個房仲就像買賣雙方的橋梁
這不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嗎??
我最後只知道一件事,我跟賣方之間有隔著一位仲介,當中就有一份服務費,若隔著二位仲介,就會有二份服務費,除非他們都願意少拿服務費,不然,還是隔著一位仲介他能運作的"空間"會比較大...
ilysien wrote:
既然屋主可以請房仲幫他賣屋
買方也可以請房仲幫忙買屋
買方可以請房仲去跟賣方的房仲談判
這樣買方只是要付出相對的服務費就可以...(恕刪)
ilysien wrote:
買方只要跟房仲說我希望用多少錢買到這間
如果你自己可以談到更低的價錢
那多的就當作服務費 這樣不是很好嗎??...(恕刪)
沒辦法的,牽涉到賣方實拿和你的實出
法令有規定房仲像買賣雙方收取仲介費最多6%(買2% 賣4%),信義是買方收1%所以是5%
你要買的價格一定是考慮到含仲介費是總價多少,賣方也是考量賣價-仲介費實拿多少
這個成交總價絕大多數都難以達到仲介想要的6%,甚至只有2~3%
在價格接近可成交時,仲介當然是努力把2~3%看能不能放大到6%
成交總價=售價+仲介費,雙方出價有交集時
向買方拉高出價,就是提升仲介費及總價
向賣方拉低賣價,就是減低售價和增加仲介費
甚至使出兩手策略,拉買方價、壓賣方價,就能擠出更多到仲介費
大多是有哪一方太硬,就想辦法壓另一方,都不行才壓縮仲介費%讓成交
所以才有買方出價已經達屋主底價(和屋主討論得知),但仲介覺得仲介費還不夠不願意讓成交的情形
但有個特殊的情況會導致買方房仲和賣方房仲為兩人
1.屋主本身是房仲,賣自己的房子
2.或者屋主極度信任某個房仲,將房子全權交給對方處理(通常是親戚或麻吉)
3.而且屋主再以一般約給多家房仲一起賣
在這種情況下
買賣的房仲有可能會不同
我之所以會知道這個情況
是因為我買房子的時候剛好就遇到這個情況
屋主全權委託給好友 A 房仲
A 房仲再以一般約給其他 B、C、D...房仲
我原本先約 A 房仲,他開了一個很硬的價格
然後我上網發現這個房子有其他人在賣
所以我就另外約 B 房仲
然後把 A 房仲的價格砍到我想要的價格,並把這個價格給 B 房仲
而且直接下斡旋給 B
這樣,B 房仲為了成交就會努力去說服屋主接受
也就會達到類似你要的效果
當然,這算特例~提供給你參考...
ilysien wrote:
請問有專門為買方服務的房仲嗎??
既然屋主可以請房仲幫他賣屋
買方也可以請房仲幫忙買屋
買方可以請房仲去跟賣方的房仲談判
這樣買方只是要付出相對的服務費就可以
也不用怕被對方用話術或是一些奇怪的方法乎巄
買方只要跟房仲說我希望用多少錢買到這間
如果你自己可以談到更低的價錢
那多的就當作服務費 這樣不是很好嗎??
畢竟買房子有很多眉角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
而房仲對這方面是身經百戰的
可是現在好像都是一個房仲
而這個房仲就像買賣雙方的橋梁
這不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嗎??
前面幾位大大說的,或許也是對的,但是不管服務費是幾%又幾%,只要沒成交,就是賺不到服務費。
如果是前幾年房價在漲,就算現在賣不掉,下個月還能賣更貴的狀況,屋主一般都會惜售,這個時候是賣方市場,要殺價的空間自然就會變小。
但是如果在一個買方市場,也就是大家只是看房子,也不願意出價,這時候,能夠斡旋的空間就會很大。
通常請仲介斡旋,都要付一筆斡旋金表示誠意。我當初成交的房子斡旋金10萬。(類似訂金)
現在房仲生意很慘,看屋的人多,但是真正買得下手的變少了,為了業績,只要有一點點的機會成交,相信房仲肯定會幫你斡旋的,如果你能夠拿出多一點的斡旋金表示誠意的話(出價不要太芭樂)
對了,出價很重要,開個價格最好能說想法跟原因,這樣也能幫助房仲殺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