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杭州樓盤每平米一夜降價6000元

2014-02-24 14:06 發佈
家裡長輩有房的要趕快叫他們賣一賣了....

這一波不趕快賣, 以後就只剩4折或崩盤價了......

以後大家都租房就好了....
不然地價房屋一堆稅都要漲了....

買不如租阿....

趕快叫家裡長輩房子賣一賣去租屋吧!
真想去接個樓...
杭州 是個四季皆宜人的好住所...

nomi888 wrote:
真是虧大了,有業主一...(恕刪)


和訊房產訊息 2月2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個,上漲的城市有69個。1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上海(樓盤)以20.9%的漲幅領漲全國樓市,此外,北京(樓盤)、廣州(樓盤)、深圳(樓盤)以18%的漲幅列於第二梯隊;而唯一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溫州(樓盤),一月份同比跌幅達到4.3%。

  值得注意的是,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增至6個,分別是哈爾濱(樓盤)、杭州(樓盤)、包頭(樓盤)、濟寧(樓盤)、溫州與韶關(樓盤)。價格變動中,杭州、哈爾濱、包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分別下調0.1,最高為溫州下降1.5%。

可惜一線都市還是堅挺無比
可惜堅挺不了多久了。

中港台都蓋太多房子了, 泡沫太大,人口又嚴重老化、少子化,房市現在只靠資金撐著,QE一縮就要玩完。難怪李嘉誠一直降價也要賣。

人口(億) 老化 少子化 **2013年住宅開工量(萬戶)
中國 13.5 嚴重 非常嚴重 2000
美國 *3.4 嚴重 移民填補 **90
台灣 *0.23 嚴重 非常嚴重 **15


人口比 2013年住宅開工量比
中國 60 133
美國 15 *4
台灣 *1 *1

最近幾年,中國的人均蓋房量是台灣的2.2倍,美國的5.5倍。

2012年中國開工的住宅,政府保障房加上民間商品房超過2千萬戶。

2013年,中國開工的住宅會比2012年少一些些,建造中的戶數會超過4千萬戶,達史上新高 ,和其他國家比,更是高的驚人。

李克強視察保障房工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JLQ3pd3is&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

如果像這樣建下去10年後,可蓋2億多戶,全中國人人都有15年內的房子住,城鎮化何止50%、超過99%,超過20年的房通通拆掉,重新蓋。

而中國的人口紅利,2012年已經結束。

1986~1990年出生的中國85後世代,是中國的第三波嬰兒潮,最後一批嬰兒潮現在29~25歲,女性結婚平均約25歲,也就是到2014年大多都結婚了。所以前幾年住房需求很高,樓市很旺,不過2014年以後開始下降。

(男性人數比女性高很多,悲哀的中國王老五會很多。)

中國大量的住宅會在2013~2016完工,此時第一波嬰兒潮(1951年出生)到達65歲,人口嚴重老化、少子化衝擊更為顯現。

中國真正發展快的原因就是因為當年老毛鼓勵生一堆(人多好辦事) ,後來老鄧一胎化造出將近三十幾年的人口紅利,廉價的勞動力帶動外來投資,配合買美債貶值自家貨幣的金融政策,創造出類似日本的快速榮景,也和日本一樣的房地產大泡沫,到現在還在掙扎,2012中國人口紅利結束,不久後就會付出這三十年過速發展的代價

中國現在最大泡沫(60% US GDP)也沒有當年日本經濟體來的大 (75% US GDP) ,加上大部分的企業都是沒有技術含量,過兩年泡沫破裂的時候,政權的穩定性和正當性都會有 大挑戰,也是為什麼共產黨一直抓著軍權。不過到時候看這幾年的祖國同胞爆發戶從天堂掉到地獄,也算是接下來苦日子裡面的娛樂之一吧。

中國現在轉型的可能性已經幾乎是零了。原因就是2008年的刺激方案。內需經濟導向國家內需需要占GDP70%左右,包括日本歐美都是大概這個數字,新興國家大概就是50% GDP

中國在2008刺激方案以前內需占50% GDP ,一個2008刺激方案所有的錢都到了內部投資,現在一般消費內需只剩下35%,大量的錢到房地產,現在想轉型也難為所有的債和資金都在房地產,而地方政府又非常依賴房地產。

2008年如果不是把錢拿來做基礎建設,而是設立社會福利制度,讓人民不需要存錢養老而是消費,還有可能轉內需經濟 而現在只剩下口號了,因為房市大泡沫已經形成,現在只是要看中國怎麼樣著路而已。

empirepenguin wrote:
可惜堅挺不了多久了。


如果"今天"就不能堅挺~多好

可惜那堆"垃圾資料"完全無法驗證"時"跟"地"
全台灣還沒賣出去的新房子有多少?資訊不公開,沒多少人確實知道。

不過去年台灣的新屋移轉量也才11.1萬套,人家一個杭州市還沒賣出去的新房子就不止這量。

========================

浙江省杭州市日前因傳出房屋存量高達11萬餘套,杭州有兩個建案相繼大幅降價,引發媒體大幅報導。

中國網報導,其中一個大降價的建案「天鴻‧香榭里」打出每平方公尺直降6000元的口號,有民眾才在降價當天以每平方公尺1萬9300元買房子,過了幾小時就損失50萬元 (約新台幣250萬元)。23日有多名購房者打砸售樓處,拉布條抗議,要求退房。
empirepenguin wrote:
全台灣還沒賣出去的新...(恕刪)


沒賣出去的房子看財報"存貨"欄
不過這個數字沒差建商會控制以免績效難看
量過高的就低價找大戶承接~存貨就降下來啦!
當然自己的"保留戶"就待價而沽
今天之前都是放越久越值錢

實際養在投資客手上的"量"按營建署公布最新空屋數(低度用電)住宅調查
全台空屋共86.3萬戶,占比10.63%
高嗎?是很高,但想買房子的更多
價格導致供需不能平衡
但房價在高點已經久了近期總是會下一段下來
不過投資客到今天都沉得住氣沒"拋售"
您又何須緊張?搬張椅子坐吧!
坐定了記得上m01打打嘴炮~打久了也就等到了

香港文匯網消息,溫州房價從2011年開始至今,連續30個月下降,有些高檔小區房價甚至遭遇了腰斬。如今,二手房的成交量持續萎靡,由於房價市面價值低於銀行的貸款金額,部分房源出現斷供現象,遭到銀行拍賣。

據《現代金報》報導,在2011年房價上漲時,溫州市最具代表的高檔小區--鹿城廣場的掛牌價一度達到了12萬元/平方米(人民幣,下同),而現在市場價跌至4萬多元/平方米。而在甌海區三垟濕地公園旁京都城小區,目前入住率僅有一半左右,房子價格最高時要5-6萬元/平方米,如今價格在2-3萬元/平方米,足足跌了一半。

由於房價連續下跌,去年9月份就聽到由於斷供的消息,坊間傳言溫州有8000套,甚至是15000套斷供房,具體數量很難說,但現在出現斷供房已是事實。」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像鉑金家園、曼哈頓、京都城、香緹半島這些小區,如果是在房價高峰時買的房,按照現在的房價計算,意味著這些房子的市值,已經抵不了銀行的貸款,於是有的業主選擇斷供,讓銀行強制拍賣得了。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溫州房子斷供已是個公開的秘密,目前溫州斷供房的數量到底多少尚無統計,但法院、拍賣行處置的銀行不良資產,已呈直線上升的趨勢。
台灣目前的問題已經不是房價高或低的問題.. 台灣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未來的方向(大至產業結構小至社會新鮮人)在那裡? 不要說我危言聳聽.. 我就點出幾個重點問題.. 1.台灣還有吸引外資投入實體產業的能力嗎? 2. 台灣支持產業的毛利還剩多少? 3. 台灣人均實質薪資會成長嗎? 4. 政府財政及政府效能能否帶動另一波產業發展嗎? 5. 台灣的大環境能否改變人才外流的趨勢?

如果前述這些問題都趨向悲觀.. 台灣的房價漲得再高對未來會有任何正向的幫助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