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住宅用地〞和〞建地〞的區別

看網路上待售的土地
其中住宅用地和建地這兩項
不知道有什麼分別呢?
住宅用地可以蓋屋
建地也是用來蓋屋
那為什麼又區分成兩項呢?
請教版上達人解惑,謝謝
2014-02-18 13: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用地 區別
建地應該是細分為住宅用、商用、工業用...之類的吧,建地原則上都能蓋,但是不能在住宅用地蓋工廠,不能在工業用地蓋住宅。
建地就是建築用地,按照土地法分成建築用地、生產用地(農地)...。都市計劃法又把建築用地再區分成住宅用、商用、工業用...區域,應該就是這樣。
土地可以分為都市土地與非都市土地,另外還有未編定土地這三種。

未編定土地是一些無人居住的山區離島,比如說林務局轄下、或是東沙南沙之類的,這些地方的土地連地號都沒有就先不討論。

剩的土地分成兩種:非都市土地與都市土地

非都市土地的使用方式是看地目,地目登記為田的就是水田、旱的就是旱地、「建」的就是建地。未納入都市計畫的建地可以蓋房子,依照使用目的與所在區域分為甲乙丙丁種建地。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建地比如說學校或墓地,這些都可以蓋建築物。

如果這個地方人夠多,或是縣市以上政府想發展這塊地方變成城市,就會做都市計畫,指定某一個區域為都市計畫範圍,這塊就變都市了。都市土地使用要看「土地使用分區」,都市計畫內才有什麼商業區住宅區的分別。要注意都市計畫範圍以內就不看地目了,只看都市計畫的土地使用分區,所以之前有個新聞說台北市忠孝商圈一塊地目為「墓」的土地賣出天價什麼的,就是一些不懂的人在大驚小怪,納入都市計畫之後之前地目寫什麼就沒意義了。

不過也有例外,有些土地在都市計畫劃進去之前是「建」地目,可以合法蓋房子。可是都市計畫劃進去之後,因為比較郊區所以在都市計畫之中暫時屬農業區,不能蓋房子。這時候各縣市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比如說台北市是完全不能重建,只能原屋翻修,有的縣市可以依照原來非都市土地建地目的容積建蔽率去重建新房子。


坊間土地中人有些知識不足,搞不清楚這些基本的差別,只會依實務經驗說土地有住宅區與建地兩種。其實是因為賣都市計畫範圍內的住宅區建地,說叫做「住宅區」;都市計畫範圍外的甲乙丙種建築用地,說叫做「建地」。其實住宅區也是一種建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