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不是全台只有15%沒房? 怎麼感覺到處都是多軍?
如果不想賣房,房地產的漲跌不是沒差?
這不是多頭最常說的話?
自住沒差?買房只是收藏,有錢人口袋深不見底
如果想要買更多房地產長期持有,房價下跌不是成本更低可以買進
反正短期修正的話長期也看漲!!
多頭不是一直認為房地產會漲嗎?
既然會一直漲應該是一直買貨阿
買越多賺越多
但買貨一定是希望價錢低點,利用短時間的利空壓低進貨
怎會上來喊多讓自己買貨的成本更高??
還是萬般拉抬只為出呢?
來吧! 多頭們! 來說說自己加入多頭的理由吧!
兄弟阿對你我才說實話 wrote:
如題! 不是全台只有...(恕刪)
你看空才會覺得很多人看多
因為意見跟你不同的都被歸類成多頭
實際上你自己去數數房地產版的前幾頁
到底是看空的人,還是看多的人比較多?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無殼蝸牛領導人李幸長先生在賣掉房子幾年後發現他賣屋的錢加上當時的收入已經買不起原來的房子, 他帶著氣憤回到他教書的學校, 發現其他還沒買房子的同事(意味著收入接近)同樣也買不起房子, 但是如果當時他不是回到學校而是多跑幾步到附近的股票號子, 依照當時股價飆漲的狀況, 可能他得到的答案又會不同
幾年前, 一個蓋房子的泥水包工指著我家旁邊的另一塊地說.."這一坪說要賣25萬..是要賣鬼", 後來這塊地的成交價格是每坪45萬
很多人的思考方式會用自己的狀況和條件去猜測和推估整體環境, 因為這樣的自我思考模式, 於是只願意花50元吃飯的人, 認為賣一籠200元的小籠包肯定做不久, 賣一杯超過100元咖啡應該門口羅雀, 月收入只有三五萬的, 認為房價超過500萬應該就會滯銷, 一台車50萬就已經很離譜, 超過200萬的車應該路上沒幾台
也因為這樣的想法, 所以雙刀火雞賺到錢只希望買一台最新的卡拉OK, 基哥則想到買店鋪收租, 史蒂芬周則認為先上市然後分拆上市....每個人都用自己的狀況和條件去思考與推估未來的可能....這樣的狀況也反映每個人對市場的分歧和預測
但是很不幸的, 決定市場的並非人數, 而是實際的資源, 看多的90人, 只要其它做多的10人資金遠大於這90人, 就算看空有人數的優勢, 市場仍然是多頭....
Nelson5 wrote:
我老家路口就有一家賣小籠包, 用料實在, 一籠10顆只要40元, 所以我爸爸到了台北看到鼎泰豐的小籠包一籠要200元, 他脫口而出..這麼貴怎麼會有人買, 卻忽略了剛剛我們為了等入座已經等了半個多小時
無殼蝸牛領導人李幸長先生在賣掉房子幾年後發現他賣屋的錢加上當時的收入已經買不起原來的房子, 他帶著氣憤回到他教書的學校, 發現其他還沒買房子的同事同樣也買不起房子...
幾年前, 一個蓋房子的泥水包工指著我家旁邊的另一塊地說.."這一坪說要賣25萬..是要賣鬼", 後來這塊地的成交價格是每坪45萬
很多人的思考方式會用自己的狀況和條件去猜測和推估整體環境, 因為這樣的自我思考模式, 於是只願意花50元吃飯的人, 認為賣一籠200元的小籠包肯定做不久, 賣一杯超過100元咖啡應該門口羅雀, 月收入只有三五萬的, 認為房價超過500萬應該就會滯銷, 一台車50萬就已經很離譜, 超過200萬的車應該路上沒幾台
也因為這樣的想法, 所以雙刀火雞賺到錢只希望買一台最新的卡拉OK, 基哥則想到買店鋪收租, 史蒂芬周則認為先上市然後分拆上市....每個人都用自己的狀況和條件去思考與推估未來的可能....這樣的狀況也反映每個人對市場的分歧和預測
...(恕刪)
有道理。

房地產是長多短空。
主要是地之使然。
因為房可革命。先破壞再建設。舊不去新不來。
地則越來越少。越稀有。越貴。
健康的多。10年20年30年以上慢慢漲。
健康的空。3、5年的短期利空。發生原因是包羅萬象。
自住和小投資要審慎積極。用心評估。
大投資多投資就要小心短空來臨。不小心失足就會萬劫不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