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銷售中心專案經理年終獎金破200萬!?

聽說負責銷售苗栗縣竹南鎮開元路附近某建案的銷售中心
其專案經理光年終獎金直破200萬!
我講的僅僅是年終將金,月薪還不包括在內

如果所言屬實,
光專案經理就能領超過200萬的年終,可別忘了後頭還有一狗票更高階的人也都要分食

我只想說台灣人真的悲哀,
一個主打首購族的建案,原來光建商本身油水就撈這麼兇了
其中不少間預售屋都還得讓投資客先賺過一手,才會流落到自住者手上
如果扣除掉這些暴利的炒房行為,真正的自住者購屋所花的錢是否可省下1/3甚至1/2?

我只能希望講的人是在跟我膨風,不是事實...
不然光看這種炒房行徑,我都不曉得該勸公司裡的年輕人要好好存錢買房,抑或乾脆即時行樂算了
2014-02-06 1:48 發佈
可以賣100塊的不會因為沒有人剝好幾層皮就賣你30塊
就算有,你也會用30塊買完再用105賣看看

這就是人性


如果建商可以不用付代銷錢,肯定會放他們自己口袋也不會便宜給一般客戶的


aher wrote:
聽說負責銷售苗栗縣竹...(恕刪)
[img]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447/7982192983_415e74ef6e_z.jpg[/img]

aher wrote:
聽說負責銷售苗栗縣竹南鎮開元路附近某建案的銷售中心
其專案經理光年終獎金直破200萬!
我講的僅僅是年終將金,月薪還不包括在內

如果所言屬實,
光專案經理就能領超過200萬的年終,可別忘了後頭還有一狗票更高階的人也都要分食

我只想說台灣人真的悲哀,
一個主打首購族的建案,原來光建商本身油水就撈這麼兇了
其中不少間預售屋都還得讓投資客先賺過一手,才會流落到自住者手上
如果扣除掉這些暴利的炒房行為,真正的自住者購屋所花的錢是否可省下1/3甚至1/2?...(恕刪)


這很正常...
專案經理200~300萬的比比皆是...
只要地段區域是向上的話
普通代銷人員不要太混的話
第二年應該都可碰百萬
專案經理當然更不用說...

但是代銷業工時很長...
一個月排班能休四天算很好了...
案子忙的時候可能整整兩個月都不能休假
而且周末是一定要上班且最忙的...下班一定都是晚上
很多代銷到後來婚姻家庭都出了問題
這都是要付出代價...
代銷一開始進入的門檻不會太高
想賺這種錢的人可以去體驗看看...XD
PS:我不是代銷人員

另外就算沒有代銷
也頂多房子打9折~96折罷了...
大多數建商都是把整批建案批給代銷來賣
並不會自己賣
因為還要自己養銷售人員實在太浪費

抽庸的行情大概是總價的4%~9%都有...
就把它想成是仲介的服務費就是了...
只是服務費是賣方出...買方不用出...

假設成交價一千萬的房子...
廣告公司差不多抽庸40萬~90萬...
這些抽庸費用並不是給代銷員工的
而是包括承租土地店面,蓋接待中心,蓋樣品屋,水電管銷,印海報DM,承租廣告帆布,上新聞媒體廣告宣傳費,宣傳車租用,工讀生派報,人利導引,接待中心的食物跟獎品,舉辦活動,印彩色傢配圖...等等成本
最後廣告公司老闆跟高層拿走大部分...
小部分才是員工的獎金(通常是總價的千分之二上下)
廣告公司這樣賺很可惡嗎?
可是若廣告公司沒作這些宣傳
可能很多買家還不知道這裡有這個案子要賣...
如果廣告公司沒有弄精美的家配圖跟模形,也沒燒錢蓋接待中心跟美美的樣品屋
可能有些喜歡享受感覺的買方還不願買咧(這種買方以年輕女性居多)


我知道很多買家...
買房都想要買到最便宜...
最好是都不要被人賺一毛錢...
這是很正常的人性..誰不想買東西買便宜呢?

但是請問...要買便宜的前提是...
有去做功課嗎?
身邊有這樣的親友人情關係嗎?
願意花時間跟建商套交情交朋友嗎?
還是整天上網痛罵建商無良等著建商帶房屋目錄親自到家裡用便宜價格下跪拜託鄉民買?
當案子還沒開賣,
格局圖跟價格都還沒確定的時候,
有誰有勇氣先帶著錢直接殺到建設公司出個不為難別人的行情價閉著眼睛說要買?
能做到上面這幾點的人,首購族我還真的沒遇到過...
只有大戶跟資深投資客才敢這樣出手....
因為這是有風險的,但是就是有風險,相對就是成本較低...

大多數的人要買蔬菜水果的時候
是跑去跟果農或農夫直接一整個卡車或一整大籃這樣買
還是去超市賣場買?

大家都知道
跟果農或農夫整卡車團購這樣買最便宜
但是要承擔吃不完,可能沒售後服務的風險
而且可能也沒管道,沒詳細做功課也不知哪邊能這樣販售...
農人也不見得會超便宜賣你
(因為又沒交情,寧可賣給長期合作收購的大盤商不要得罪他門還比較穩定)...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講
看著賣場的DM吹冷氣
推著推車,可以買少量挑自己要的蔬菜水果來買
上面包著精美的保鮮膜,又有高級的冰櫃
產品壞掉還能馬上帶回去賣場退換貨
這就是超市賣場的服務
但是也會比較貴...
總不能又要有賣場的服務,自己不想辦法去找農人整批買,又要買到成本價...
這魚與熊掌不容易兼得阿...


再說...

建商就好像屋主賣方的身分
代銷就好像是仲介的身分
買房的人就是買方的身分...

換個角度來想
假設隔壁有個屋主他新房子一坪賣20萬
剛好你家也是剛蓋好的新房子就在他隔壁
若要賣,你會願意賣7萬(1/3),10萬(1/2),還是20萬?
或者是說...
"我家不一樣OOXX,比他家好,因為OOXX,所以至少要賣20.5萬以上"???

大多數的人...
當他變成賣方身分的時候...
就算他是01上面想買房的鄉民,他也會變成最後那一種人物....
建商也是人,鄉民也會變成賣方的一天
所以這樣思考,就不難推得結果了...

我知道會有人說:"不會阿,我阿姨上次把它房子賣給我媽才行情一半的價格"
這不就又回到原點了?...
因為阿姨跟老媽是姐妹親屬關係...
又回到關係親友價的等級...
那請問你跟建商老闆有交情好到形同親姐妹關係嗎??
或者是建商老闆的男朋友女朋友?
若沒有...
一切就又得回歸到市場機制...
不管建商直接賣,代銷賣,還是仲介幫投資客賣
最後買賣成交價格還是得會回到市場行情機制....
中間被誰賺這並不重要...
因為以結果論來講
不管誰賺...你就是差不多要花這樣的錢來買...

舉例來說...
今天一台賓士C200假設車廠突然腦帶進水賣給一個親友才50萬,
車子都還沒落地
假設車子可以權利讓渡這樣搞的話
該親友把權利轉賣給第二手投資客80萬
第二手投資客上網想把這權利底價設100萬(含交車到好)
你認為多少會成交呢?
1.鄉民:黑心投資客,應該賣50萬才對,賺太多了,去死吧~
2.願意出100萬底價買的誠意買家
3.願意出120萬把權利買回然後打算行情價再丟出來賣的車商
4.願意追價到140萬買的超誠意買家
5.願意再加碼到150萬的急誠意急買家


假設今天建商蓋房子打算隨便亂賣好了
賣行情價格的一半,建商不想賺錢,當做做善事
你認為普通的首購族有機會買得到嗎?
在大家都想住的地區來個85折
大概連格局圖都不需要亮出來
就會被建商認識的關係人或聞到腥味的投資客一天內給掃光了
怎可能還會有機會賣到外面不相干的散客?

要買比別人便宜"一些"...就要花時間去做功課去交際人脈...出手要快,但是風險要承擔
就這麼簡單...
說的很容易...但是真正肯下功夫去執行的人...少之又少...






這幾年營造建設跟代銷的獎金都不錯
但一輩子能碰上幾回?
一間公司又能有幾個人這樣?

我身邊正好有幾個在工地當工地主任的
年獎也是普遍落在三、五十萬左右
做了十幾年 這樣好光景也碰沒幾次

專案經理(如果真的是經理的話啦!很多時候都只是叫好聽的)
領個一兩百說真的不為過
銷售中心專案是不是一個獨占事業?
有沒有利益輸送或政府特許?
或是設下某一門檻限制其他代銷公司不可以爭取?

如果沒有,
那就是市場機制自由調配

可以給200萬幫你賺1000萬時,那就不要小氣
總不會在景氣不好時,你還這樣給錢吧

另一個想法
這個空方氣氛下
有人幫你賣房子,讓你獲利了結出場
你不感謝他,那要怎樣

mauricelu wrote:
可以賣100塊的不...(恕刪)



說得相當有道理

寧可因夢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夢想

attfdm wrote:
這很正常...專案...(恕刪)


中肯
寧可因夢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夢想
attfdm wrote:
這很正常...專案經(恕刪)


房子屬性特殊,並不適合完全使用自由市場機制,例如高價位、區域壟斷性、民生必需性、居住基本人權等等,所以不少國家會採取某些政策來減少這些特性造成的危害,例如重持有稅、限漲、限價差幅度、社會住宅、交易重稅、升息、信用管制等等,目的是為了平衡市場機制結合房地產特性對社會產生的危害和風險。

你講的這些現象,前提是政府不介入,放任房地產發展造成的現象,確實存在,資本主義和人性嘛,但是發展下去國家會完蛋,下場就是財團大戶投資客壟斷市場,房價漲幅脫離一般人負擔範圍,大量的空屋空置佔地成為存錢的地方,炒作和置產需求排擠掉自住需求,房子成為股票一樣的買賣賺錢工具,成為有錢人剝屑和奴役一般人的工具,空屋一大堆,沒房住的人也一大堆,成家生養孩子困難,生育率大幅下滑,貧富差距加劇,經過二十年努力,終於爬到世界第一低了,呵呵。

房子只要成為能夠透過交易賺差價獲利的工具,人性就會使它失控,最後傷害整體國家利益,國力最終走衰,沒有人是要做什事?政府扮演最重要的調控角色。如果政府也把房地產當成賺錢工具,像現在一樣,嘖嘖,二十年後,所有社會福利和年金全破產,後代死路一條,靠房產賺飽的人倒沒差,移民就好了,哈哈。
attfdm wrote:
這很正常...專案經(恕刪)


這個時候
房產相關業者就跳出來講成本了

預售屋廣告就以前就有了
現在還少了工地秀咧!

成本更低了

為了賺更多的黑心錢
而去炒作房價
才是為人詬病的主因吧!!!

試想
同樣旳手法
用在其它的民生物資上
行得通嗎?

手機和車子配備愈來愈差
然後,愈賣愈貴
你會買嗎?

炒房就是無助社會經濟發展
又不需要什麼技術能力
可是又能賺很多輕鬆錢

所以
才一堆人搶進
業務的收入本來就落差很大
業績好,200萬不算多
但實際狀況是
連底薪都沒有的代銷才是絕大多數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