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Fed二度縮減QE堅持退場不收手

對貸款佔自有資金比率高的民眾,這是警訊!

綜觀這5年來,由於QE的熱錢與政府錯誤政策,造就房價暴漲一倍多.

但用來支撐與推升房價的所得與薪資卻不增反減.

房價怎麼樣炒上來,就得怎麼樣跌下去.

Fed二度縮減QE 堅持退場不收手

2014年01月30日05:28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如期二度減碼外稱QE(量化寬鬆)的資產收購計畫,2月起每月購債額度再縮減100億美元,由750億美元降至650億美元。

包括美國公債、房貸抵押證券(MBS)各縮減50億美元,美國公債每月收購額度由400億美元降至350億美元,MBS則由350億美元降至300億美元。

Fed面對近期國際市場動盪,堅持QE退場態度絲毫沒有軟化,2年半來首度無異議通過決議,並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後聲明中指出,近幾季美國經濟活動提升(pick up),較過去溫和(moderate)擴張措辭更樂觀,同時重申若在物價穩定下,就業持續復甦,未來將繼續以審慎斟酌步伐,進一步縮減資產收購計畫。(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2014-01-30 14:5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FED QE

探索達人 wrote:
對貸款佔自有資金比率...(恕刪)


所以有便宜可以撿了嗎?
年終不想亂花,如果可以找到降幅夠大的標的
我是滿想買的!
[img]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447/7982192983_415e74ef6e_z.jpg[/img]
如果一個國家相對大多數的國民経過努力還很無力負担沈重房價。

那麼很顯然這個政府的施政政策與執政能力是很有問題!

台灣近4年房價漲1倍有餘,薪資所得不僅沒漲還倒退十幾年,房價與所得比位列世界前茅。

總總施政所造成的所得與財富重分配,多數是偏向財團與少數利益群體。

當這種不公不義的力量遠大於個人努力時,這才是造成社會民怨的最大主因。

受美國崩盤影響,2009.2010年台灣新屋開工很少,2011.2012新成屋也少很多,當然不易爆。

不過2011~2013年,受QE熱錢超低利資金炒作,新屋開工量大增。

資料來源 內政部營建署 (樓地板面積,不含公設)
台灣近年一般住宅開工量 (單位 萬平方公尺)
2013第1季 669
2013第2季 392
2013第3季 411( 7月180.0 , 8月111.9 ,9月119 )
2013 10月 193.8,11月 164.5

2013 1~11月 1830.8

2013 1~11月 台灣開工的住宅總量,已經創近年新高。

2012年 1534 (7.1%)(面積年成長率)
2011年 1432 (20.2%)
2010年 1190 (25.4%)
2009年 0949

2008年美國次級房貸債券風暴,2009年台灣新屋開工量為近年最低,而後年年回升。

2012年的新屋開工量是2009年的162%

2013年的新屋開工量是2009年的225%左右
empirepenguin wrote:
受美國崩盤影響,2009.2010年台

所以台灣的房市真正起漲是從09年開始?!房價才漲4年??
Zeus Ares wrote:
所以台灣的房市真正起漲是從09年開始?

不是。

2003起漲

2008回跌約3成

2009後因資金太便宜又大漲
探索達人 wrote:
如果一個國家相對大多數的國民経過努力還很無力負担沈重房價。

那麼很顯然這個政府的施政政策與執政能力是很有問題!

台灣近4年房價漲1倍有餘,薪資所得不僅沒漲還倒退十幾年,房價與所得比位列世界前茅。

總總施政所造成的所得與財富重分配,多數是偏向財團與少數利益群體。

當這種不公不義的力量遠大於個人努力時,這才是造成社會民怨的最大主因。...(恕刪)


問題是這不公不義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爸爸啊

他吃香喝辣,你低薪賣肝,不正是美國爸爸利用全球化在剝削全世界嗎?

我們的政府也沒有與美國爸爸做對的實力,要嘛加入他成為被他剝削的對象,要嘛對抗他就成為像中東或泰國這樣動亂頻仍的地方

你覺得我們能有很多選擇嗎?
goblinlord wrote:
問題是這不公不義的始...(恕刪)


別轉移焦點.

政府用在房市的政策就只有這些嗎?

對於很多炒房或擁有多數房產的租稅政策呢?

目前這個政府有無拿出具體有效政策呢?

募兵制,油電雙漲,12年國教,食品安全,國土山林環境保育,健保,633..........

有用心過嗎?

從最早的"我們準備好了"

到今年還在喊"拼經濟"

很多政府政策,沒有為這塊土地的長治久安而制定,一切只為炒短線而已.

外貿不行,只好靠炒房產,拉高不動產價格來虛增GDP.

但虛增得來的,終究要歸還.

QE 退場,影響不太,

台灣房地產高漲除了被 QE影響,

另一個主因是遺產稅從 50% 降成 10%

有錢人用房地產置產完全不用擔心遺產的問題

可以一代傳一代
人生就該好好的玩 !
bbblee wrote:
QE 退場,影響不太...(恕刪)


沒錯遺產稅降了.

但政府本身對於持有多筆土地與房屋的個人,似乎沒想要從稅制方面來改革.

例如讓持有者的持有成本負擔變重,以累進稅率來徵收.

政府不像個人,它是有公權力的.

但顯然政府明明就有多種政策可施行,卻像廢人一樣,兩手一攤:我束手無策!

各位不覺得近幾年來,各種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缺乏廉能,有效率,永續經營的表現.

簡而言之,不是不能做,只是不想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