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svs wrote:柴松林說: TW最合...(恕刪) 台灣的產業結構卻不適合只有1000萬人代工模式的發展,勞力密集需要大量的廉價人力除非大眾可以改變生活方式否則,台灣人口大量減少會影響國力甚鉅尤其是短期間的大量減少影響的層面將很廣2015年開始,台灣將會面對從來未曾遇過的人口衰退潮日本已經倒退20年台灣並不會比日本還神只會更慘
未來大陸人口也可能破20億 自1987年以來,中國每年出生人口進入了一個明顯的下行曲線之中。 由於1982年至1990年是中國人口歷史上最後一個“生育高峰”(這幾年每年出生人口達到2200萬人以上),相對應的,這批人進入到生育旺盛年齡的時候,大致在2007- 2015年,會帶來一個生育小高峰。 1987年是最後一個生育高峰的頂峰年,相對應的生育小高峰的頂峰年可能在2012年。從目前的統計來看,2007-2009年的年均出生人口也只有1600餘萬,表明這個小高峰很有限,可能只是使1987年以來出生人口的下行曲線阻滯幾年而已。而2015年之後,這個“小高峰”也將退出,出生人口將繼續向下趨勢。 2020年每年出生人口將下降到1300萬左右,2025年每年出生人口將下降到1100萬以下。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每年死亡人口呈明顯的上行曲線。中國建國以來前兩個出生高峰的人口,即 1950-1975年的出生人口,年平均出生人口達到2500萬以上,頂峰期甚至達到3000萬,是中國分年齡段人口中最龐大的部分,這個群體中年長的部分已逐漸逼近死亡年齡週期(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5歲左右,大部分人的死亡年齡在60-90歲之間)。到2015年,隨著1950-1975年高峰人 口逐漸進入死亡年齡週期,中國將進入建國以來第一個真正的“死亡高峰”,年均死亡人口將有一個急劇增長,2020年年均死亡人口將升高到1300萬以上,2030年以後年均死亡人口可能達到2500萬人口以上。可以大概估計下中國人口未來30年的變化趨勢:2010-2015年:每年出生人口維持在1600萬左右,每年死亡人口從900多萬增長到1000-1100萬之間,保持每年500多萬人的淨增長,人口總量從13.35億增長到13.7億左右 。這也是中國人口歷史上最後一個“景氣期”。2015-2020年:每年出生人口從1600萬下降到1300萬左右,每年死亡人口從1050萬左右上升到1300萬左右。 這是中國人口在進入負增長周期之前的低慣性增長階段。2020-2021年,將是中國人口的歷史性轉折點,到達13.9億 左右的最高峰值之後,中國人口將進入長達80年以上的負增長周期。2020-2030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從1300萬左右下降到1000萬左右,每年死亡人口從1300萬左右增長到2500萬左右。 中國人口負增長的幅度逐漸加大,每年淨減少的人口將達到1500萬左右。2030-2040年:每年出生人口維持在1000萬左右,死亡人口維持在2500萬左右,中國人口雪崩式減少的時代,也是中國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人口冬天”時代。2015年,除了退出最後一個生育高峰的影響同時進入第一個死亡高峰之外,還將發生以下的關鍵變化:用工荒繼續加劇導致企業倒閉潮出現;普通大學開始感到招生困難( 對應於1992年以後出生人口的迅速減少);男性娶妻難將開始明顯呈現(對應於1990年前後第一代性別比例失調的人口將進入婚齡);中國即將失去第一人口大國的寶座( 印度人口預計2015年突破13億);老年人因缺少照顧而發生意外的情況急劇增多等。在2015-2020年中國人口大轉折的時期,也將是中國從普通民眾到決策層對人口的看法普遍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時期。
empirepenguin wrote:自1987年以來,中...(恕刪) 中國三中全會宣布「單獨兩孩」政策,引起各界討論。主管計畫生育的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估計,新政將導致未來3年每年增加出生人口約100萬至200萬所以你的資料該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