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論新聞還是報紙,似乎有很多訊息都是告訴大家,QE要退場了,利率要升,人口減少趨勢,所以房市會泡沫化.
我能理解的簡單邏輯是利率上漲導致貸款負擔變重,壓力變大,需求變少,所以開始拋售,這對於受薪階級又想買房的我來講是很期待的事情,今天跟朋友聊天,他有幾個觀點,讓我覺得對又好像不對,提出來並非戰文,只是想了解這樣的觀點是否合理
觀點一、進場時間會難以掌握
理由1.房市跌的時候,跌到甚麼時候要進場???假設今天70萬/坪,開始跌你打算甚麼買?65?60?甚至是40?
理由2.當有好的物件(屋況、環境都不錯),假設有可能由70萬/坪跌到40萬/坪,但你口袋有多深?也許有人在50萬的地方就攔胡了,要買的金額反而更難掌握
觀點二、對於自住客的衝擊
當然因為現在買不起房子的人很多,既使房價再高,我們的生活環境大概也就這樣了,就是買不起
把買房子目的簡單分,大概分為:自住客、投機客(用很少的錢買屋,短期炒作賣掉)、投資客(口袋深真的買好物件)
如果今天利率上漲了對三者影響:
投資客:物件好保值性高、口袋深沒影響
投機客:負擔變重,壓力變大,拋售、法拍等等
自住客:負擔變重,壓力變大,拋售、法拍等等
投資客因為無法負擔壓力,開始拋售可以降低房價是好的,但自住客無法負擔壓力這問題就會很大,因為這影響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甚至多個家庭,這樣對一般民眾生活的衝擊進而影響社會安定的程度,似乎會比現在還大,那屆時政府是要救還是不救(先不考慮是誰執政,有無死亡之握能力)
上面這兩個觀點,某個角度我覺得似乎都還算合理,但又很不願意承認他的合理,不知大家如何觀察未來趨勢
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