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標題點進來後,一定想知道後果是甚麼?
我們先來想想甚麼是投資?
以通論來說,就是你在這個時間點買下的商品,因其附加價值或限量等等...
你會希望有人願意出更高的價格向你購買(我們先不談賣空的投資方式)
但你買的"商品"往往應該是會折舊的,絕大多數的"商品"都是二手價較原購買價便宜
損失一點錢轉賣,這很合理,因為這個"商品"你用過了、享受過了
但房地產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各位不覺得好奇?(越來越貴,但會無止境嗎?)
但"商品"再掛上"投資"這兩個字,會變怎樣?
大家會開始希望自己買的商品能夠獲利賣出
這也很合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二手買下的想著反正我再獲利轉賣出去就好
房地產為何會變成投資商品?
1.因為好賺:只要我有一筆"小資",再加上銀行低率房貸協助槓桿
2.房仲業:當個媒人湊合買賣方,賣越高、成交越多,我賺越多
3.買來可以自住或出租
看到這邊,因為人性是自私貪婪的,絕大多數的人都默認房地產可以是投資商品
但後果是甚麼?
我們若以白手起家的年輕人來說:
1.不要說月領22k,以現在平均薪資水平比不上15年前來看,現在要買房子是多麼沉重的負擔(還沒加上物價通膨)
2.努力一點,買個800萬的房子,貸款個500萬 30年,再怎麼會賺,這30年你能過甚麼好的生活品質?
3.許多年輕人直接棄權,變成靠爸族或媽寶,賺得夠自己用就好,3C產品推陳出新,自己的行頭也跟著變
,不會有動力想要學習、間接影響到價值觀,導致競爭力及社會貢獻率不斷落後,再被批評是草莓族
上面講的就是影響我的下一代,房價再繼續漲,漲到下一代完全崩潰後"反撲"(各位可以討論看看反撲有哪些狀況?)
而影響我們這一代的是甚麼呢?
20%的人有錢到爆
20%的人"窮途"一生都還買不起一間自住的房產
60%的人為了一間自住的房子,浪費了人生1/3的時間再努力工作賺錢
那1/3時間本該是用來體驗人生,卻因房地產變成了投資商品
降低原本應有的生活品質與時間
把房地產變成投資商品,這是不對的!!
努力的人可以住豪宅,但平民也要人人有屋住,每個人都可以把錢花在更美好的事物上
這才是人生!
只是相對於台灣為了增加競爭力..所以薪資未能跟上預期成長....
自由的台灣 讓我們能夠抱怨......確也讓人蒙蔽未來的道路
雖然比起部分東南亞國家台灣還算好.....
個人認為...頂多就10年吧..............
10年之後台灣競爭力不如其他國家..開始當起 "台勞" 離鄉背井.....(雖然以前就有)
能炒房的...就會開始往東南亞移動....
自然台灣的房價就會跟其他因素整合後...趨於穩定.....
前提是核能電廠不能有任何疏失...
只要一有重大疏失..
台灣總統府可能就要搬到南沙群島了.......
倘若我真的說對了......那才真的是悲哀..........
我愛我的國家~ 我愛台灣 ~
我無黨無派
我為我的兩個小孩祈禱與祝福...
雖然我未必能留下啥給他們.
但是我可以把握現在給他們我的愛.
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