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告現值調漲引發之土地增值稅問題
近4年土地公告現值調升幅度相當大,尤其是在雙北市、桃園與台中市,四年土地公告現值調升幅度將高達四至七成,直追房價漲幅
內政部規劃逐步調整公告土地現值,至104年要達到市價9成,今年土地公告現值已經達到市價的85%,雙北市則在明年調升後,更接近9成的目標
原文連結
這表示最近幾年越晚賣的土地增值稅相對的繳的越多
部分區域離現值可能還只有六七成,104年會一次調整到九成,104年賣房會比103年繳交更多的稅金
相關區域可自行GOOGLE
2.公告地價依照公告現值與實假登陸調整引發之持有稅的問題
此問題已經在別的討論串討論,就不加多描述
未來持有稅的上升已經是趨勢,當租金或者房屋增值已無法抵消持有稅的支出時
這時候房地產會變成每年資產相對減少的負資產,連長期持有房地產的人都會造成莫大的壓力
這方面的狀況是值得觀察的指標
3.人口數減少引發的需求問題
例如學校周邊已是既定影響範圍,而至於會不會人口集中在大都會區,還需要持續觀察
4.房市供過於求問題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除了台北市以外,其他地區都有供過於求的現象,而目前新北市捷運沿線,大力的規劃重劃區,共一千多公頃的土地,如用台北市中心交通便利的觀點來看,部分區域進到台北市中心點的時間,比某些台北市地區還近,在這些重劃區的推案之下,未來整個大台北地區的房市會呈現供過於求的現象,其他地區就不加以論述
提出以上的論點,提供大家參考
bv6gj wrote:
內政部規劃逐步調整公告土地現值,至104年要達到市價9成.
所以"房價"政府掛保證有達到那個價值!?
房價就回不去!?
這在我看來只是提高稅收的手段
政府對於富人減太多稅了
變相的要從房地產這塊拿回
這也只是正常課稅而已
不然龐大的軍公教薪水以及退休金哪來
聽說這塊快要付不出來了
目前政府也只剩兩個手段而已
一是提高稅收
一是立法擴大舉債上限
而擴大經濟動能提高稅收這塊目前根本沒錢可以做
而房地產增加稅收這塊剛好就是及時雨了
所以在我看來這只是提高稅收的手段
另外如果稅收提高了,房價沒在上漲,或者稅收大於租金(租金取決於平均薪水)
變相的房價就會下來,也可以達到調整房價的效果
這應該算是副效果,也許會變成某黨的政績也說不一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