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爺曾提出「三大庶民指標」觀察經濟好壞,一是「周五深夜街頭指數」、「Kiki餐廳指數」以及「國際機場指數」。指的是管中閔深夜觀察台北東區和信義區的車潮,常去的 喔喔kiki餐廳以及比較東京、上海、香港等國際機場與桃園機場來評判景氣好壞。
這種異類指標很流行,還有前金管會主委紅酒指數看經濟,而較著名的異類指標像是大麥克指數、口紅指數、短裙指數、可口可樂地圖,經濟學人還編列了星巴克中杯拿鐵指數等。
與其說管爺的三大庶民指標,不如說這是三項天龍指標。生活在天龍國度的人,心中台北與台灣的城鄉距離,比台北洛杉磯還要遙遠。而從經濟角度,他的取樣相當侷限,因此也不是一個創新的發明。當然台北是一個首都,其活力可以當作領先的指標,但是把夜店、時尚餐廳拿來說嘴,炫個人生活品味的成分居多。
其次是週五深夜街頭指標、餐廳指標和機場指數並不怎麼高明。因為國外所提出口紅指數、短裙指數是一個反面轉折的概念,也就是口紅、短裙「越暢銷,反而代表景氣越不好」,這須透過更深入的觀察才會發現。如果只是看到街頭人數、餐廳人數越多代表越景氣,那週年慶、shopping mall、紅豆餅、任何吃喝玩樂都可以當指標,非常沒深度。更何況管爺這些指標,大多是天龍國消費行為,和整體消費行為差異很大(這可從主計處下修2013經濟成長下修到1.74%在於出口不振,與管爺於四月間針對消費影響經濟成長並不一致)。
那麼請問開版的敝人這麼愛漫罵,難道有甚麼比較了不起的東西?其實發現這類指數技巧並不難,例如在mobile01上對於房價看空的人越多,代表房價持堅度越高;又如在本站曾提出,蘋果手機越賣,則房價越趨堅,後者是一個轉折兩次的邏輯,代表當房價高掛時,報復性消費購買精品反而成長。
原理在於找到越不搭嘎的兩件事,越相反的消費者心理轉折去詮釋總體行為,這樣埋個梗,層次也比爺們高多了,你也可以試試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