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買方市場來臨中古屋房價下修壓力最大

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採訪報導
政府逐步提高房屋持有成本,加緊房市控管政策,加上明年市況多空交雜,使不少投資置產族在年關前,重新思索是否將手中資產獲利了結,現金入袋為安。專家指出,政策勢必影響房價下修,屋主不調價就賣不掉,中古市場會面臨大幅震盪。 不論預售屋或中古屋,目前可能需面對較大的調價壓力。(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拍攝)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表示,下半年房市呈現缺氧,交易量在觀望買氣中退縮,房價也緩慢往下修正,缺乏追價的動能,唯有收益型不動產能吸引保值買盤,而在近年房價高漲情況下,收益率更是跌破3%,搖擺不定的政策斷了民眾投資保值的夢。 當市場供給大於需求,只有價格鬆動才有成交機會,似乎降價才能挽救疲弱不振的交易量。顏炳立指出,當具指標作用的豪宅價格不再往上升,周邊賴以支撐的次級產品就面臨「不降價就賣不掉」的窘境,過去郊區趁勢飆漲的房價也將因為供過於需,當買氣下降時,價只有下修,量才能去化。原先週末刊登的建案廣告,現在提早到週三上刊,顯見預售市場走入寒冬,近兩年郊區、蛋殼區的推案買盤有限,只有不斷推出各式獎勵措施來吸引買方,並對開價不再堅持。 顏炳立表示,根據他今年初的預測,豪宅價格穩、山寨版豪宅修正5%、市中心B級住宅修正5%、蛋白區高級住宅下修10%、蛋殼區基於地段環境可及性被打回原形,以上已全部印證,中古市場的價格下修將更嚴重。

房市專家Sway認為,現在連預售屋、紅單都成為查稅對象,且央行總裁彭淮南日前發言更確立政府打房態度趨嚴的決心,不少投資客害怕補稅,確實有獲利了結的心態。

原文網址: 買方市場來臨 中古屋房價下修壓力最大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86927149883.htm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真的感受到買方市場來臨!
2013-12-08 0:11 發佈
題外話...

各位認為買方市場,是買屋的好時機嗎?

呵呵呵~~
這是台北吧
中部感覺不出來
建商一案推一案 開的一案比一案高
比較市區的地方 都破20一坪
好一點的區塊都破30以上
@_@
連帶連中古屋的價位也被拱高

基本上老胡是炒房高手
北從水湳經貿 經七期、八期、楓樹里、烏日高鐵這一片還一堆重劃區等著炒作
74號台中環線也帶動太平北屯房價

台北漲不動了是事實 但是台中開價 與成交價 好像還是都蠻硬的

消息面一堆 會漲會跌沒人知道

不過我個人認為 要崩跌機率不高
因為很多人都是在幾年前就買的
取得成本頗低 如果沒有資金需求 何必低價求售
中南部頂多緩跌 但是漲的機率 好像還是有的
尤其是北部投資客看北部沒得玩 好像有南移的趨勢

雖然風聲鶴唳 但是會不會如同上一波金融海嘯一樣 只是緩一下 之後又爆衝上漲
天知道

是否千金難買早知道我不清楚拉 但晚知道要多花千金這是真的拉


[話說許多電視名嘴都是北部觀點 如張教授之前一直說泡沫房價不合理 我也都認同 結果後來才知道 他是認為台北房價如此 認為中南部很合理 害我等到房價高到買不起 建議大家只要負擔的起 有需求 一定要買 不要等 不然漲上去 可能一輩子就都買不起了 ]
朋友最近買林口,看不出扆價有回檔的樣子,一直很上也
最近有再看房的就知道,好的地段好的房屋,還是有人出價,看實價登錄就知道,我認為下修壓力大的是那些沒捷運或離很遠的,價格開的好像捷運站在路口似的,或屋況不佳,有嫌惡設施...等等,以後台灣會變成M型社會,房價也是,有錢的就往好地段搬,沒錢的就慢慢往外搬~
中部這邊中古屋我覺得一定會下修
因為中古屋跟新屋的價差不大
本人就覺得中古屋價錢太誇張,才買新屋~
中古屋除非地段好,不然現在都太貴了
政府已經製造最後讓你買的機會
你不買以後不要怪政府,也不要怪高房價

從2009年前後經驗
殺價空間增加,房價下修,絕對是買屋好時間
但是當恐慌期一過,賣方將轉趨保守,由賣轉租
屆時價格將盤堅,修正空間有限


不買你就等下個經濟危機出現才有機會了
明年景氣將正式復甦,而且會是些微的有感復甦
台股也有機會上9000
日本失落經濟解凍,美國情況大幅好轉
一再顯示,經濟即將好轉,就算資金退潮,也無法干擾經濟復甦的腳步
中部感覺不出來
建商一案推一案 開的一案比一案高 ````````````````````


``` 迴光返照,,
繼續跌吧, 最好能讓我用4折撿到蛋黃店面.
忍忍忍
如果跌是趨勢那應該會跌吧. 但...短期能跌多少我存疑?
房地產跟股市不同, 股市的波段周期短, 所以只要一跌就十分快速.
但房地產的波段周期長, 就算下跌也是在不知不覺得緩慢下降不易查覺.
大概要2~3年才能看到比較大的效果. 因為就算有些賣方鬆動, 效應應該不大.
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有辦法, 所以下修可能也會拖很長....

尤其未來還有重大建設的地區支撐力道可能下修更不明顯.
一個地方建設起來了很難在回到以前了. 這點其實大家要認清.
大台北有很多交通跟捷運在這房地產的10年多頭巳經都陸續完工.
說實在的指望回到過去? 不可能.
台中也是呀~幾期幾期的房子都蓋好了, 生活圈也慢慢型成.要回到過去...難~

不論下不下修~買房子還是要務實, 有多少能力考慮多少價位的房子.大多數的人都想住精華區
但...說實在的能下修多少我是存疑~ 有人說台灣少子化房價會跌. 少子化的問題不如用另一角度想.
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地方首要的重點有那一些? 工作,教育,醫療,跟生活便利.
所以少子化真的會給漲高的都市帶來大衝擊嗎? 個人覺得不會. 只會對鄉下地區帶來更大衝擊.
因為人還是往都市擠. 往有發展能賺錢或是有好的醫療照護的地方生活.
舉大家最愛比較的日本少子化來說, 東京/大阪的人口還是多到爆, 房價還是很貴.
因為人還是會往都市擠.

房地產不可能一直漲~下修是早晚的, 而且周期應該會拉很長5~10年應該是基數.
以台灣某些地方房地產巳經到了天花板價格, 不論投資或自住都要小心考量.
必竟依過去經驗~ 房地產只要下修如果沒有特別的因素或政策護航~
通常下跌或是停滯期至少會在10年左右的時間.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