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版多空論點看來看去總是差不多, 再看下去也沒啥變化,
倒不如來討論些大家以前沒討論過的,
相信各位多方應有不少投資方面的高手, 既然是投資, 首重投資報酬率
麻煩各位多方的專家們一起來投個票, 分享一下各位專家們精闢的見解
選項(1) 每年緩漲5% -> 10年後台北市平均房價=70*1.05^10=114萬
選項(2) 每年緩漲10% -> 10年後台北市平均房價=70*1.1^10=182萬
選項(3) 每年緩漲15% -> 10年後台北市平均房價=70*1.15^10=283萬
選項(4) 每年漲20% -> 10年後台北市平均房價=70*1.2^10=433萬
選項(5) 每年漲30% -> 10年後台北市平均房價=70*1.3^10=965萬
選項(6) 每年漲40% -> 10年後台北市平均房價=70*1.4^10=2024萬
未來幾年非大台北地區還是會小漲(限精華區,非蛋黃漲太誇張的會凍漲甚至小幅壓回5%上下)
大台北地區先準備跌個1成,之後再看情況,跌到2成應該都還在政府忍受範圍
全球資金準備大撤退,豪宅、商辦、店面等資金將陸續撤出
保值商品黃金下跌,房地產必定跟著跌
大台北漲得太誇張,一定會下修
不過~~台灣情況不同,台灣民情更不同
政府絕對不願意看到房產崩盤的情況,頂多是接受在可預期的跌幅
如果跌幅太大,台灣人不分青紅皂白一窩蜂衝了再說的習慣,絕對會大崩盤
當然啦~~建商也不是傻瓜早就已經在做了
這幾年的建案申請已經逐年遞減
未來幾年新建案會越來越少
也就是說準備定價消化空屋
通常消化空屋階段,價格難殺也難漲
政府其實比較喜歡看到穩定
所以全球資金湧出的時候,台灣實施奢侈稅,限制量能壓縮漲價速度
未來幾年資金退潮,台灣容積率將減少,用意就是穩定價格
基本上不用太擔心漲跌
台灣房子價值就是跟著所得在跑
所得高,房價自然高(如台北)
所得低,房價自然低(如中南部)
隨著時間過去,房子的價值依舊會在那條線上下
並不會因為某些人的多空言論就動搖那條線
現在政府最該做的是把資金引導去股市或是大型投資
其中引流進股市是最快的(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可以很好利用,就怕政府不會用)
引流進股市可以先行壓抑房價,避免未來持續漲價,且防止資金退潮的泡沫
話說~~~8500真的是這10~20年來最大的錯誤之一,實施可以但設個8500這數字
這10~20年台灣最大的錯誤:核四反覆付出巨額資金、22K、8500點、沒有在最佳時機開放台商進軍大陸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