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高雄市
近年高雄房子一直蓋
許多老舊房子被拆掉重蓋
或是加油站被拆蓋房子
通常只要看到空地
就是有建商在整地
不過最近在住家附近看到兩個空地變停車場
這兩塊空地,一個原本是鐵皮屋蓋的網咖,一個是老舊房屋拆掉
我只是很好奇
這兩塊空地沒有變成建地
反而變成停車場(都沒有車子在停)
是不是地主在賺獎勵容積呢?
高雄最近的房子越蓋越高
還有好幾片"土司建物"看了有點可怕
甚至連四米巷子內的建地都可以蓋地上九層地下兩層
是不是一切都是"獎勵容積"的作用?
這樣感覺政府跟建商都是一丘之貉
政府沒把關,讓周遭住戶的"日照權"都受到影響了!!
snoopyhestia wrote:
我住高雄市近年高雄房...(恕刪)
一般土地的地價稅是千分之10到千分之55累進的
建地土地大面積很容易累進到千分之55
如果申請臨時停車場可以以固定千分之10的地價稅去核課
千分之55跟千分之10就差了5倍
有的建地一年幾百萬稅金在繳,這5倍就差很多了
用途在:
1.可以繳較便宜的地價稅
2.還可以收停車費(拿來繳稅)
3.還可以養地
snoopyhestia wrote:
不過最近在住家附近看到兩個空地變停車場
這兩塊空地,一個原本是鐵皮屋蓋的網咖,一個是老舊房屋拆掉(恕刪)
看來停車場有很高的市場需求,不是幾年前才有類似的
情況,不過,看到這陣子的新聞,以後看到到處都是停
車場,也能自我安慰一下吧!

過年停車加價又取消每日上限 民眾取車「繳2030元」嚇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