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教各位有聽說過什麼樣實價登錄的謊報手法?


之前原本很相信內政部實價登錄的數字,三不五時就會上網查一下

但最近聽說上面的數字很多可能是假的

但謊報的話不是說代書要被撤銷資格,而且屋主要罰錢嗎?

想請問各位有聽過什麼樣的謊報手法?

內政部實價登錄網頁上的數字到底能不能相信?
2013-10-04 0: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謊報手法
ryoujilin wrote:
但謊報的話不是說代書要被撤銷資格,而且屋主要罰錢嗎?(恕刪)

人家說貪污被抓到要抓去關..
怎麼還會有人貪汙咧??
要撤銷資格也得先有"謊報的證據"
買賣"實際的金額"..
只有買方(房子賣出...現金先入袋..又可墊高房價)
賣方(以自己想要的金額購入..管你之後的人要花多少買)
代書(有生意就接.到時出事再來推個完全不知道只是負責準備文件..交易金額是買.賣方跟他說多少錢的)..
這些既得利益者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只要有利可圖的事情..沒有不會做..只有敢不敢做..

ryoujilin wrote:
之前原本很相信內政部實價登錄的數字,三不五時就會上網查一下

但最近聽說上面的數字很多可能是假的


問題在於你的很多是多少?
1%還是99%?


如果1% 2%,那就不用太在乎,
畢竟房價是看幾間條件差不多的平均值,
而不是只單看1個買賣來決定的。
我想大家想看到的都是
代書跟房仲聯手造假,讓實價登錄價格浮高
實際上可能有這種狀況.但我想真的敢做的代書並不多

要說真的比較可能的方式就是買賣雙方約定成交後賣方再把一部份的錢還給買方
例如這個房子真實成交價格是1000萬,但是契約上卻寫1200萬
然後買賣雙方再另外寫下一個契約是,如出現OOXX的狀況,則賣方須賠償200萬
然後賣方簽下兩百萬的本票,作為事後會依約退還的抵押
不過這種情形通常是出現在買方明明頭期款不足卻被房仲鼓吹買下房子的狀況
房仲會暗示說,頭期款不足的部分,契約上的價格是可以"喬"的
不用擔心貸不到八成的問題

ryoujilin wrote:
但最近聽說上面的數字很多可能是假的

只要有謊報,當然有可能是假的,
但也可能是特案,如親友間交易....
正常地政機關會過濾,一般特案(過高或過低)是不會揭露的.

ryoujilin wrote:
但謊報的話不是說代書要被撤銷資格,而且屋主要罰錢嗎?

有地政士申報,就只會罰地政士,而且沒還不至於撤銷資格,規定是罰3~15萬.

ryoujilin wrote:
想請問各位有聽過什麼樣的謊報手法?

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其實業界真的還沒聽過謊報,
地政士辦個買設,了不起收個2萬,何必要幫業主謊報?不值.
跟仲介聯手就更不值了,仲介算%在收的,責任又是代書先負,我鐵不幹?
但真要謊報,也不是沒個作法,但謊報就是謊報,還是可能被抓,只差在誰被罰及責任大小.

ryoujilin wrote:
內政部實價登錄網頁上的數字到底能不能相信?

這事沒個準,多收集資訊,多用點腦子.

氣象報告能多準?你說呢?
JIN DER LAND OFFICE
grt711022 wrote:
買賣"實際的金額"..

只有買方(房子賣出...現金先入袋..又可墊高房價)
賣方(以自己想要的金額購入..管你之後的人要花多少買)


代書(有生意就接.到時出事再來推個完全不知道只是負責準備文件..交易金額是買.賣方跟他說多少錢的)...(恕刪)

紅字的部分是什麼意思,我怎麼看不懂?

單純手誤嗎





另外關於謊報的部分,之前是有在這板上看過,但那應該叫"浮報"。

印象中是成交價談好1000萬,但有一方提出用1100萬成交,再由另一方還回100萬...但詳細內容記得不很清楚

反正所有的統計數據都一樣,你可以說它是正確的,也可以說是不正確的,單看你怎麼去解讀;所以都是參考就好
以下是我實際遇到的(當時怕以後會有問題,所以我代表我太太的舅媽去和仲介談解約重簽的問題,但仲介拒絕,當時我有把談判內容錄下,向市政府提告,市政府負責經辦的人員只告訴我會去了解,但最後沒下文~~~而且他們只看過我寄去的資料,還沒完全了解前就告訴我這種方式查不到不法~~~擺明了不想辦...):

發表在:實價登錄不實申報,這樣搞會炒高房價,能防止嗎?

事情是這樣的:

我太太的舅媽(廖女士)因為她兒子欠人家錢,急需一筆錢救急,怕被親戚知道,就在沒知會親戚的狀況下,把房子(位於台中市北屯區)賣掉.當然所求售的房仲(廣泰不動產)知道這間房子急於脫手,於是找來投資客用比市價低大約兩成的價格在半天內完成交易契約.

問題來了,她們談好的價格是800萬左右(不必出仲介費,實拿770萬),但買方告訴賣方廖女士,為了向銀行貸更高的價錢,希望在合約上寫明購屋總價為970萬,廖女士為了讓整個售屋過程順利,於是答應了.而且買方(相信仲介在其中亦扮演推手角色)說動廖女士一次一次的在合約上付款明細上簽字,明明只拿到200萬(現金,交付時有其他人在場),結果讓她簽不實的資料,說已付400萬.後面剩一個60萬的完稅款及510萬的尾款.

我的問題就是,如果大家都這麼搞,那實價登錄的目地何在?當然廖女士在只拿到200萬的情況下,就簽下已拿400萬這件事,本身是她犯了錯誤,但這是基於廖女士本身就是個"鄉婦",不懂簽名就代表要負責的嚴重性,所以被買家及仲介三言兩語就騙她簽了.但不管是不是被騙,我的問題就是如果大家都這樣幹(尤其是房仲),把房價炒高,那到底是誰受害?實價登錄的意義何在?

是否有方法防止這種事發生呢?

以上是6月發生的事~~~房子早已過戶完畢

對了,現在房子在整理中,仲介說整理好後要賣1580萬...
同事的客戶買台中的新建案,原本談好2000萬,後來建商說要簽2400,再簽一張什麼沒裝修退400的單,什麼意思,大家自己想想!
很多都假的啦 投資客的房子 會跟代書配合 報高的 之後賣比較好賣 懂嗎

所以房價漲 最主要原因是仲介.不過也沒差 胃口越來越大 變成交易量不高 都看的到吃不到

當然還是很多很優良的仲介
有人會想報低嗎?
這樣貸款不好貸
所以買方不肯

但有人會想被報高嗎?
買方雖然可貸較多
但要冒著未來被課較高稅
(雖然目前還沒發生,但未來會不會政策轉彎?天曉得)
而且賣方在未來會被追出售所得稅金

加上代書要是被抓到造假就完了
所以我覺得大部份都是正確的數字吧

不過也難保有些人被騙而簽下不平等條約的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