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實價登錄的可靠性?

希望這不是月經文

不才最近在看房,有中意的房子了,以實價登錄和房仲提供的成交案件來看,同一社區單價大約是40~45。雖然,實價登錄需要3個月到半年的處理時間,也會砍掉上下5%的物件,不過呢,最近台北房價似乎不進反退,所以還有一點參考價值。

耐人尋味的是,房仲聽到我的出價(40)的立即反應是「不成‥不成‥‥」,他建議是50起跳。為何現有的成交價攤開來在眼前,開價出價卻又是另一回事?我詢問房仲,但他並沒有給我正面的答覆,他的一些說法聽起來比較像是教戰守策上的Q&A。

目前狀況不太容易斡旋。是要加價去談呢,還是再等會呢‥‥

如果要加價,50也未免太扯,這根本是預售屋的行情,那我乾脆等一兩年算了,反正我能等。我覺得開價出價代表一個商量的餘地,困難在於我要怎麼適度表現誠意但又不至於被錯誤的行情牽著。不和屋主直接談我也很難知道底價。作為首購族只能且戰且走,一邊盡量多看,一邊試探好的物件有沒有消息。

其實我對實價的期望很高,一直守在電腦前痴痴的看著數字的美妙起伏 沒想到數字到了現實世界卻充滿了各種新的解讀的可能,真是想不到啊‥‥
2013-09-22 0: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北市 可靠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