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版大的發文
都說舊公寓的不好
不管是沒有管委會
爬樓梯
鄰居不好溝通
管線老舊會漏水
二十年後轉賣價值
停車空間等
這也難怪新大樓屢創新高
因為年輕人都不願意
屈就
舊公寓
不過
政府如果改善舊公寓的管理
會否使民眾對於舊公寓更有興趣呢
Terry_Chien wrote:
民生社區40年的老公寓 ...(恕刪)
不能同意你更多了....
所以我後來買了10幾年的大樓了...
室內空間沒比較小.價錢跟公寓差不多..有車位電梯... 樓下也沒做吃的....
不過很多年輕人不想買舊房子倒是真的...
現在的人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估且不論以後漲跌, 就以現在的房價而論)..
要買第一間房時, 就開始考慮...
3房, 不能太舊, 最好是新房, 要有電梯車位, 離捷運近, 有公園, 未來增值潛力等..
這些考慮都沒錯, 但要用不可能的價錢去買... 闢如想以新北的老公寓價錢買台北市的新一點的房子....
樓主講的應該只會推升新房的價錢.. 舊公寓現在也是跟著亂漲... 所以是哪個環節沒想到呢?
zphone wrote:
看了很多版大的發文都...(恕刪)
我想舊公寓不見得不好
但說真的,在管理上真的是一大問題
真的要用房價與使用的坪數,舊公寓是很好的,不像大樓般的會扣了不少坪數在公共使用面積
在舊公寓要嘛就不要有問題,一有問題,講到錢就很難以弄好了
要是好說話的人還好溝通,但是遇到那些所謂的奧客時就很難搞定了
大樓只是花錢給人去管理,有問題會有人幫忙解決(管委會)
公寓就比較難了,一方面錢的花費各戶的觀點不同,二方面意見又會很多
所以我想不是年輕人不買舊公寓,而是會有一些不方便
這樣的想法就如同便利性一樣,大家寧願多花點錢買在方便性的住家,在可以的情況下能接受住在不方便的地區是很少見的
另一點,電梯真的也是問題,以長久住的觀點看,等有了年紀之後,沒有電梯真的是會很累的
當然真的要把大樓還有公寓做比較是比不完的
個人覺得住屋要考量自己最主要的需求再下手即可
還是要以長遠的想法做為主要的考量...
Terry_Chien wrote:你拿不同地段的房子怎麼比?
不是因為不喜歡舊公寓 而是現在的舊公寓
相對沒有比較便宜
有新房子可住,沒人會想住舊房子的,有電梯可搭,誰會想爬樓梯?會買舊公寓,還不是因為買不起大樓嘛!
根據統計,台北市無電梯公寓佔房屋總數將近6成,新北市則大約4成多,也就是整個大台北有大約一半的人住在舊公寓裡,所以這不是喜不喜歡的問題,而是沒得選擇。
住公寓最大的好處就是省錢,省了買房子的錢,跟省了維護的錢。
我是建議年輕人首購優先考慮舊公寓,畢竟年輕人賺錢不多,還是要盡量節省,犧牲一點居住品質,換得較低的生活成本與較好的地段,等年紀大一點再換新大樓享受生活,畢竟全台北有一半的人也是住在舊公寓,也不算委屈了。
另外,住新大樓從一交屋就開始折舊了,而且享受是要付出代價的,東西不是不會壞,而是陸陸續續要保養維修,都要花錢,只是是從管理費支出而已,而舊公寓更換掉水電管線、衛浴廚具、翻修之後,跟住新房子也差不多了,至於公共區域,舊公寓構造簡單,大概只有水塔跟蓄水池會需要維護而已,花個幾萬塊重弄一下,又可以撐個20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