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覺得自己是有錢人的,可以來看看嗎?

發在這邊我覺得滿適合的,本來是想發在投資理財但是想想房地產好像比較適合

有錢的定義先來定義一下好了,全家的總資產300萬美金

這邊全家的意思就是說,跟你同姓的,加上媽媽,阿嬤

致富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分享一下致富過程嗎?

例如:富2代可以說說你爸爸是幹什麼的,怎麼做,轉捩點在哪裡?現在資產大約如何?年收多少這樣

先來分享一下自身經驗好了,雖然說全家資產沒有到300萬美金,可是來分享一下因該還可以

我自己是76年次的,晚讀一年,又有重考,現在唸理工研究所,

家裡開始有錢其實是阿祖那代開始的,聽爺爺說,那時候生活很不好,住在南投,阿祖是中醫生,生活還算過得去

那時候可以唸小學是很厲害的事情了,我阿公有念初中,唸完跟爺爺要了200塊就北上打拼了!!

那時候才15歲,第一份工作是送布匹,工作地點在大稻埕,騎著腳踏車,送貨,老闆有提供吃住

就這樣慢慢存錢,第一個轉捩點是買房子,民國48那時候萬華買不起,過了台北橋來到三重一個小小巷子中

買了第一間房子,所謂的起家厝,現在還留著,30坪左右,終於有了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了

那時候還認識了我阿嬤,我阿嬤是公務員的女兒,那時候有念到高中畢業,在那個時候真的是不得了的事情

就這樣兩個人結婚了,岳父當然也資助這個小夥子開店當老闆,

做布匹批發的生意,那時候的腳踏車已經換成摩托車了,生了6個小孩,3男3女

我阿爸是長子就這樣跟我媽結婚,這段沒啥好講,就生了我

那時我阿公對外應酬,我阿嬤對內管理女工,那時候的工廠,24小時都在運作,

一年賺的錢可以買一間樓仔厝,阿嬤的投資眼光非常好,先後買進了民生東路的商辦

中山區的透天店面,還有好幾間房子,和土地,說土地真的很無奈,我阿公也很後悔

那時候有一筆錢,有兩方人馬來遊說,是信義區的80多坪土地,還是林口300坪的土地

那時候林口一坪3500,信義區一坪10000,就因為想說信義區都是墳墓,也小小的,就買林口了

這就先不談了

在嘗到成功滋味的人身上,開始養成了揮霍的習慣,第一台車是裕隆的,不到1年換了VOLVO,那時是民國85年

在兩年又牽了一台BENZ,又開始上酒店,不顧身體,公司,搞得我阿嬤也不處理公司事情

就開始虧錢,先後賣了商辦,和幾間房子,然後就浮浮沉沉的交給我爸,到了民國98年就把公司收起來了

現在都在家裡養老,靠著透天店面和幾間出租的房子,生活還過得去







分享完,我聽完這故事後,覺得我阿嬤做的最好的決定就是買房子來租人繳貸款

再用房子滾房子的方式累積財富,不過這是在公司有一定現金流的情形下的方法

像那時候公司沒有訂單,就把商辦賣了應急,說真的我阿嬤的眼光真的很好

公司收了沒多久,因為機械轉賣有筆現金,又逢SARS期間,本來阿嬤是要在大直明水路置產

但是被我阿公阻擋,說大直只能買一間房子,如果買在他們住的永和,可以買整棟透天兼店面

就變成買永和店面了,不過那個店面就跟我家沒關係了,是姑姑們的事情了


希望小弟的拋磚引玉可以讓大家有更多的分享~~~~







2013-07-04 20:33 發佈
abel00055 wrote:
發在這邊我覺得滿適合...(恕刪)



不錯 有意義的主題~~
我來分享幾個 我身邊真實的致富案例

之前戴王品說要把錢拿去建立人脈
我老實說 他沒有開玩笑 那是一條捷徑

我好友的公司,沒靠家裡,認識某個 [人脈]
開始建立起 出口貿易家具,這幾年 年營業額100億
主要出給 美國最大家具商之一
RTG 跟 walt Mart 玩具反斗城
扣掉所有管銷、工廠、設計、人脈費~~
每年穩定 2-3億入袋 也不逃漏稅~~
最近開始要規劃退休了 他對再多的錢都沒有興趣 ~
但廠商目前不讓他退。

另一個案例是我的親戚,他是現在全球最大顯示器組裝廠的高級主管
還在大陸常常拿獎 受訪問,北京奧運還是拿火炬的其中一人,可見他地位的崇高
年收入+獎金 破3千萬起跳~~
他也是靠人脈,搞定通路 才能走到這天
他的公司前身是AOC愛德蒙 他年青就在那當領死薪水的員工直到他50歲
才開始爆發~~人脈圓融 + 深度的往後想 就是他的武器。
他賺到的錢 也是只買房子 ~然後持有~以後大概是給兒女吧。

還有一個是藝人朋友,他就是很愛房地產
也是買了放很久很久的那種,他不懂任何的投資工具
所以就愛看房子,後來看出興趣就越買越多....不過他很有天分
90%都是台北市 大安 信異 天母的好房+店面
連破億的別墅他都獵~~~ 我估計他應該有20間以上
他也很注重人脈~~所以有好的房子他都會第一手拿到訊息~~



我自己不像他們 這麼利害
我是做出口貿易~我爸死的時候還負債~~
但我也是需要人脈~出口原物料

現在目標是存中華電信 台灣大遠傳
400張然後退休~~但她死都不跌...
2008年大跌我就狂買~~我投資方式就是盡量模仿巴菲特的名言
好東西就是抱著不放。房地產我個人沒有太大興趣~
我只有一個華廈一個別墅 也不會賣~也不出租
也不管漲跌 我當根買車一樣~


還有幾個朋友是典型開工廠的~
這身價就不好估了 他們以錢生意很好
這幾年有萎縮~~但至少都有上億
這更不用講 接單的都一定需要大量人脈~~~


其他上班族的朋友 雖沒有上億身價
但年薪都破150-400
有的是在健身房 有的是軟體工程師 有的是業務
幾乎都是需要人脈

以上全部沒有靠爸~全部自己起來
也不逃漏稅~ 也不犯法 ~全部都是老實做

他們都有個特點
1 生活極簡單
2 不買奢華物質 花費極低
3 沒有不良嗜好
4 做事情專注 樂觀 高品德 不亂搞 不搞黑心 不抱怨
5 交友極簡單
6 性格 工作都很穩定
7 喜歡捐款 不小氣 對人大方,但不愛亂花沒意義的東西

就這樣了~~~



至少他有買對地不是嗎?

3500元一坪 我先前看到M01網友說的

加上去林口附近的工廠打聽

一坪確實要32萬 也漲了快要100倍

反觀 信義區1000萬一坪好了 確實比林口多漲了10倍

但以當時買林口的論點 我相信你的家人也是認為買墓地不知道要幹嘛

才會看好林口

有錢的定義我反而認為先前有報導指出的

用100萬美金當定存存款的家庭

或許更恰當

錢都不知道怎投資了 就定存慢速滾錢
想睡了,簡單打一下,明天再補充

我阿公把房子賣掉分給我爸和其他兄弟
我爸拿著那筆錢在小城鎮裡開幾間店
那時候景氣好,兵又多
創業賺錢不是難事

但無奈後來景氣下滑
加上股票投資失利
前些年賺的錢都賠回去了
存款簿裡僅剩3.400百萬
後來不知道我爸是領悟到了什麼
我們家搬去了一個較有錢景、競爭的大城鎮(非雙北)

租了間透天,樓上睡覺,樓下開店
頭一年,生意不太好,只能慢慢累積顧客
漸漸的,靠著朋友拉生意、介紹
才慢慢在這個陌生的大城裡站穩腳步

接著,我爸媽強烈的事業心使生意漸入佳境
但我爸意識到店面的重要性
他認為必須買一個店面,否則搬來搬去
客人容易流失

這一買就不是一個店面,住宅也買了
也另外投資了一間

就這樣,靠著生意和投資
使我們一個小家庭帳面資產累積了幾千萬
===============================
感想,最快的富有是本業+投資
而投資必須因人而異
有人適合股市,有人適合房地產
我也很佩服我爸當初搬家的決心
現在回想,或許和我爺爺、奶奶過世有關心吧?
他們生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爸
很想看到我爸買間房子,事業穩定下來
abel00055 wrote:
發在這邊我覺得滿適合...(恕刪)


我附近的人發跡好像沒這麼偉大
父祖輩都是種田的
新北都市化的很快
農地變建地建地合建變房子
然後小三小四貼上來
小三教他賣些新北的房去買竹北的地(小三家鄉)
小四教他賣些新北的房去買羅東的地(小四家鄉)
買得早賣得晚就發了

說實在的300萬美金門檻網上的殷實戶不少
abel00055 wrote:
發在這邊我覺得滿適合...(恕刪)

300萬鎂是台幣9000萬了...
中小企業有在做出口外銷的,年營業額破億不是問題

淨利抓個30%吧,1年就3000萬囉。問題出在有沒有繼續丟錢投資把本業再搞大
不然300萬鎂....不是太難達到...
版上個人淨資產有300萬美金的比例不知有多少?
豪哥大 wrote:

我附近的人發跡好像沒這麼偉大
父祖輩
「人脈」,會有鐵富貴嗎?投資一定賺嗎?人世間錦上添花多。胡錦濤在十八大會換屆完結時,一個人收拾桌物時落寞畫面,旁邊前呼後擁都不見了!人不遭嫉是庸才,能夠知命用命持盈保泰韜光養晦才是好命人吧!王品老板每天操煩杌揑不是一般富貴人承受得了。

你好喔 wrote:
300萬鎂是台幣90...(恕刪)


淨利30%
你好喔 wrote:
300萬鎂是台幣90...(恕刪)


平均30%淨利的中小企業!?

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若真是如此,就不會老說台灣經濟停滯不前了...自從網路時代及中國大陸崛起,動輒30%以上的外銷貿易利潤就幾乎消失了

一般營業額10M美金以上的,淨利能有個5%就偷笑了...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