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自住沒差?]買房子根本不是住不住的問題!!而是一個風險問題!!

有以下情況,大大可以直接跳過不用看了。
2013-07-04 1:15 發佈
我支持你的論點。

我開賓士 B200。

在大陸小城市工作生活,賺錢養家,假日可以打Golf(我有球證)。生活簡單,爽過生活。

aree0797 wrote:
我支持你的論點。我開...(恕刪)


現在所有數據都顯示房價在高點,偏偏一堆人買了之後說自住沒差!!

近期常與朋友討論,他們買了哪裡賺了多少!!!!

老實說沒賣出去根本不算賺。

你買了黃金1300美金/盎司,結果漲到1900美金/盎司,你也沒賣!

現在1200美金/盎司,這樣到底是賺在哪!!

很多人在幾年前買了房子,然後算現在賺了多少?沒賣出去,一點意義也沒有。

目前持有現金跟股票,有意義的多!



就是獨立 wrote:
有以下情況,大大可以...(恕刪)



小弟認同您的看法。

自住沒差的在我看來只有一種人,就是買了房之後終生不再換房的人,就不會面臨到您說的問題。

當初買貴了的人若十幾年後要換房就會知道有沒有差了。

就是獨立 wrote:
有以下情況,大大可以...(恕刪)



你們在討論 台北市吧?
台灣很多郊區 10萬/坪 20年沒漲
怎不考慮 就不會被投資客賺到~~


另外 弱弱的問一下
如果你們只想買台北市 你們希望跌幾% 會進場?


這兩個問題 樓上的大大們 麻煩回答一下 感謝!!

就是獨立 wrote:
現在所有數據都顯示房...(恕刪)


你這段話不就已說出了重點嗎?

今天股票從300多跌到100

會有差是因為你賣掉

如果你都沒賣,請問漲或跌跟你有什麼關係?

就算下一個10年跌了

你又怎麼知道再下一個漲的10年不會來??

你的理論只適用在看短期的投資客身上

就是獨立 wrote:
舉列:假如一個小家庭現在買了新北市房價約為1000萬上下的房子,若房價跌-30%,你瞬間損失300萬。

就是獨立 wrote:
很多人在幾年前買了房子,然後算現在賺了多少?沒賣出去,一點意義也沒有。


買了房子沒賣,跌了=>難過,大損失
買了房子沒賣,漲了=>不該高興,其實沒賺

真不知道這標準在哪
買房自住沒差是普遍流傳的說法
我10多年前買房時, 就覺得這理論超腦殘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買單

其實是因為你買的時候不可能知道是高點還是低點, 所以就買了吧.
這是推託之詞

同樣買了都不賣的人, 一個買50萬/坪, 一個買60/萬
有沒有差?

拿出的自備款有差, 真要賣時的報酬率有差

畢業後, 有人早結婚, 有人晚結婚
有人在民國84年結婚, 有人拖到90年
跟現在的狀況一樣, 結婚前後都要買房
運氣差的買在85年, 好的買在90年
價差30%, 比頭款還要多
沒差?

何時買房沒差, 是跟永遠不買房的比
從資產投報的角度來看, 也許部分說得過去

當然, 買房的時點有差, 還差很大!!





你的論點不太認同~~有想買房的人還是會買~~~房價漲是沒錯~~貸二十年或許像你所說的繳錢其間或許失業繳不出來~~但是也不失一種存錢的辦法~~我三年前沒想要買房都沒存什麼錢~~買房後 我開始學會節省 理財~~我覺得買房反而是一種存錢的助力~~讓自已想辦法存錢節儉 賺更多的錢~~不一定想你所說的 會套牢 繳不出來~買房也不失一種存錢方法的一種~~~
每次看到這種"自住沒差"的回文就覺得...恩...

我也是支持樓主的論點
基本上你覺得沒差是因為你沒要賣
但你有考慮過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嗎???

講白一點
就是當你的房價假設買在1000萬好了
但你的機會成本可能是

房價800萬(已跌價)+100萬的車+100萬每年出國旅行

我想樓主要表達的是這個!

當然有些人就是覺得"房子是資產"
我繳這一輩子就是要房子留給我子孫之類的
我覺得這情操是相當偉大

但你有沒有想過
你犧牲掉的機會成本是

為了賺錢沒時間陪伴家人+沒錢吃好穿好的生活品質+沒機會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因為只為了要賺錢

這樣對家人來說也犧牲掉了很多東西

是用錢買不到的!

看看我認識的長輩

為了買一間房

買東西永遠挑最便宜的
穿的衣服是10幾年前的衣服(不敢買新衣)
家裡小孩都當鑰匙兒童得不到家人陪伴
甚至犧牲掉健康(終生洗腎)
然後再也無法工作(也存不到退休金)

換來的是小孩長大之後不能體諒,身體搞壞老來也無法享樂!

這時候還會高興說當年我用1000萬買的房子
現在漲到3000萬了嗎??? (或許只有子孫很高興,所以這情操很偉大)

後面有鄉民表示
人家有一千萬的房子啊~你連房子都沒有~
而且還在幫人家繳貸款~~哈哈哈
這說法好像房仲喔@@

那這腦殘的問題當然有腦殘的解法
後面鄉民也提出了
其實除了新北天龍國之外其他地區房價也沒這樣嚇人
或是就等啊~~等到房價跌的那天啊~~
現階段你還可以用少少的租金,租在工作地點的對面
然後假日還可以帶家人去休閒活動、增加好多珍貴的回憶

當然也要持續賺錢存錢
等低點進場~買在自己可以負擔的買點

真的也沒那麼極端啊~
不是說不買房就是一輩子不買
當然是要看自己能力可以買就買啊~

不要再用"幫房東繳貸款"這看似驚人的理由
來說服沒能力買房的人!!!

機會成本可以解釋這為何不合理

你用1萬5,就可以租到價值1500萬的房子
(如果用買的,貸款一個月至少破5萬,但事實上你沒有能力一個月固定還5萬。如果只想一個月還1萬5,相對的只能買到很遠或很破的房子)

享受到工作地點離家近的優點,可以繼續將賺來的錢,錢滾淺累積財富
更重要的是,你有時間陪伴家人、小孩成長!

但硬買房子的結果,只是造成立刻負債,犧牲生活品質!
尤其是自住並且沒有要換屋的人,漲或跌對你根本沒有關係,因為你沒有要賣,所以房子就是讓你立刻負債,對於要換屋的人來說更慘,跌了或漲了,換房一樣都很吃緊!

對於投資客來說,房子才是"資產",賺取利潤的工具!

如果之後房子一直漲價怎麼辦??
沒怎麼辦啊~~
因為你已經累積到了一定的財富時
其實可以到中南部買便宜的房子
薪水少一點點也沒關係 (公務員就更爽了)

對我來說,人生的價值,不在於買到一間房子
然後其他什麼都沒有!

就像我那位長輩
雖然我不想這樣說
但是只有一句話
他窮到只剩下一間房子


tepsnrrl wrote:
你的論點不太認同~~...(恕刪)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