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寬鬆的貨幣政策加速台灣經濟衰退

我們先來談談消費的乘數效果,看看消費對經濟是如何的重要。國民所得的組成是GDP =(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假設民眾平均會將所得的80%拿來消費,20%存起來。若民眾賺到100元,就會花掉80元。就會有人賺到80元,進而花掉64元………最後帶來的效益為100+80+64+51+……=500(等比級數),所以只要能刺激出100元的消費,就有500元的效果。

依據凱因斯的理論,在景氣低迷時,應該採用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消費,以提振經濟。而我們政府就是據此,在景氣差時,透過降低利率,以提振經濟。有沒有發現,近幾年的低利率並沒有刺激經濟或消費,這是為什麼呢?

低利率的效果只有少部分反映在消費上,大部分都反映在房價及股市上。房價、股市的上漲,有為台灣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嗎?這點大家想想自己的消費行為就知道,大家會因為利率低,而去借錢消費或投資嗎?低利率減少了企業或投資客的資金成本,企業賺錢會花多少比例加薪?投資客大賺炒房的錢,抑制了消費,反而讓經濟更加蕭條,貧富差距更大。貧者(99%)更貧,消費主力購買力下降,經濟衰退;富者(1%)更富,更多的資金進行海外投資、移民,加速掏空台灣。

景氣差時,採取低利率政策,這違反了『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的原則。試想想,在景氣差時,借貸的風險變高,銀行理應收取較高的利息來承擔倒帳的風險,而現實中只需要付給銀行較少的利息,一旦倒帳,就是大家來承擔。低利率政策只是把錢灑出去,不去控制它流向哪裡,顯然8成的民眾不會因此獲益,反而要承擔高房價、高物價以及銀行倒帳的風險,幾乎無法刺激消費,刺激經濟。那我們要怎麼做呢?我覺得寬鬆的貨幣政策重點要放在『分配』,要去管控釋放出來的資金流向,這也是2008年金融風暴時,政府採用消費券來刺激經濟,而不是僅僅只是降低利率。所以政府一昧的採取低利率,造成薪資越來越低,房價越來越高,是不負責任的。
2013-07-02 22:31 發佈
我覺得應該提名明年的諾貝爾經濟獎
也可擔任央行總裁,至少可以得到10A
OK蹦 wrote:
我們先來談談消費的乘...(恕刪)



台灣房屋自有率88%.... 漲跌有差嗎?
沒房就租阿 租金這麼便宜
除了少數的遊民 多數的人都有得住~~~
有這麼慘嗎?

這個版上一堆酸民 整天說台灣
經濟很慘 不然就扯天災

在我看來 那是你們的感官很慘 整天 怨天尤人 怪東怪西

我的感覺 台灣目前經濟還不錯阿~~
只有少數人過的很慘
跑車年年創新高
進口車年年創新高
人人買車都開始買百萬以上 休旅車
餐館 電影 都一堆人
股市也不錯

我想信 板上的酸民們應該也過的很爽吧
父母死後 也能繼承一堆 你說是吧



老實說 理論太複雜 都看不懂

可以告訴我 如何讓我的油價 95無鉛一公升回到20元

八方雲集 鍋貼5元 回到4元
鼎泰豐 小籠包 回到一籠140元 現在一籠都190元了 還調到200元 我記得以前好像160元 還是140元
但假日去大遠百 卻還是要等40分鐘

忠孝東路216巷東區粉圓 不要賣我55元(很久沒去吃 不知道現在多少錢) 應該回到40元 或 35元
可樂600ML 不要賣29元 應該回到23元
青箭口香糖以前7元 現在為啥要賣我10元
王子麵 以前比科學麵便宜 都是5元以下的東西 現在為啥要賣10元

喬治皮鞋 去年百貨周年慶 一雙1700兩雙賣3000元
今年周年慶 同樣一雙鞋 一雙1900元 兩雙3500元

為啥 每次吃飯 都要訂位 但臨時訂位 都訂不到位子 明明一餐都要上千元
換 單價低一點的 詹記麻辣鍋(好吃) 但也不便宜 為啥也是訂不到位??

龍都烤鴨 為什麼 要一個月前訂位才訂的到位
有同感,「美元末日」一書中提及美國QE放出來的錢80%都流入了投銀及高所得手中,
幾千億美金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對釋放出去的金流要有所調控,才能達到擴張景氣的乘數效應。

我的副業跟大眾消費有關,這兩年中產階級的消費明顯縮手,
根據與客戶往來的經驗,多與薪資成長停滯及房價有關。

蒸蒸日上 wrote:
老實說 理論太複雜 ...(恕刪)


其實不是所有原物料都在上漲,很多技術性需求高的行業漲的是人工~比如電焊及木工等。
台灣現在的問題是,很多內需型產業上漲的價格,並沒有反應在大部分的授薪階級薪資上,
上漲的成本到哪去了?不是被老闆放進口袋,就是拿去拓點開店了。
D'accord wrote:
有同感,「美元末日」一書中提及美國QE放出來的錢80%都流入了投銀及高所得手中,
幾千億美金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對釋放出去的金流要有所調控,才能達到擴張景氣的乘數效應。

我的副業跟大眾消費有關,這兩年中產階級的消費明顯縮手,
根據與客戶往來的經驗,多與薪資成長停滯及房價有關。


薪資停滯成長,和產業結構及台灣國際定位有關,短時間內無解。
但消費縮手,似乎真和房貸壓力提高,脫不了關係。

下面文章有張圖顯示,消費性貸款,倒是很巧妙的和房貸呈負相關。
房價與消費
樓主講到的內需部分.. 我是認同的..

但提到的利率部份.. 我不太認同..

再回到房地產業.. 高房價勢必造成貸款金額高.. 也許少部份人炒房賺了錢.. 但是大部份背房貸的人消費能力自然降低.. 內需不振就不奇怪了.....

如果為了打房就主張調高利率.. 這種思維是太簡單了.. 畢竟利率是跟各行各業都相關的.. 也跟實體經濟成本相關..
john6517 wrote:

如果為了打房就主張調高利率.. 這種思維是太簡單了.. 畢竟利率是跟各行各業都相關的.. 也跟實體經濟成本相關.....(恕刪)



只是問一下, 難道不行只調房貸利率, 其他保持原樣, 如房貸利率=目前利率加1%這樣..

fantasyx wrote:
只是問一下, 難道不行只調房貸利率, 其他保持原樣, 如房貸利率=目前利率加1%這樣..


可以.. 大陸就是這樣做的(上浮10%).. 甚至限制貸款成數.. 但是.. 這種作法就是屬於房價政策.. 當然也會衍生其他問題.. 如:用低利率的貸款支付房貸.. 因此銀行放款時必須確認貸款用途.. 當房貸利率與其他貸款偏差太多時.. 會造成監管的困難..

前文我所指的利率是基準利率..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